,譬如,他主张召集人至少得征得五位王的同意才能召开临时内朝会。
他的提议被张孝先发动盟友否决,这轮交锋李熙完败。
随后李熙又提出,临时内朝会上不得议决和战、废立和二品以上官员人事任免等重大问题,并且诸王缺席超过四分之一时,临时内朝会所做决议无效。
这轮交锋,李熙胜出。
张孝先被李熙狙击之后,改变策略,转而以久石阁小朝会架空内朝会。久石阁小朝会只有内史和三省长官参与,除了他自己,其余的四个人中,崔雍和刘夏是他的傀儡,王弼是他的铁杆盟友,只有一个曹曛稍稍独立,但对他并不构成威胁。
把诸王纳入三省六部系统,借久石阁小朝会发号施令,操控大朝会,架空内朝会,最终达到他独揽大权,裁夺天下的目的。
三省六部权势太重,诱惑太大,诸王垂涎欲滴。李熙无力阻止。
李熙意识到他无力阻止张孝先后,就想着回福建去。
张孝先哪里肯放他走,一个雄镇地方的王,那如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好操控?张孝先违背了当初的诺言,没有拉刘夏下马扶李熙做侍中,而是给了他一个尚书左仆射的虚职,让他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悬身在半空。
李熙坚决反对,他勾搭上王喜和陈苏,三人结成临时同盟,嚷着要出京镇外。
张孝先最终答应三人外出镇藩,王喜带黔州大都督衔回他的黔州,陈苏改任畿内道大都督,《定国大典》分东南道为浙东、福建两道,李熙兼任两道大都督。
作为约束,外出镇藩的三人同时被解除统军之职。
大圣国建国初年大都督不仅领军,还兼领管内各州军民财政和监察权,威风八面,权势极重,不过制定《定国大典》后,大都督权势已经被极大削弱,只保留对管内驻军和州县的监察权,沿边各道需要大都督领军时,则以兼任兵部侍郎督办地方团练的名义掌管地方团练兵,用于维持地方治安。内陆各道则一般不兼任兵部侍郎。
不仅如此,大都督的官阶也由从一品被降为正二品,比各军统军低了半阶,以增加其吞管内驻军,割据自雄的难度。
有没有统军的名号对三人来说影响不是很大,尤其对王喜,几乎没有影响,他的左佐圣军主力已经由王弼带回江南,现在他手里的黔州军都是杂牌,改个名字叫团练兵,以兵部侍郎督办地方团练的身份兼管,十分便利。
陈苏所掌右神火军的核心是润州水师,建制只是一个营,现在他把水师营从右神火军里剥离给地方,再以兵部侍郎的身份兼管,对他来说冲击不大。唯一不便的就是地方团练兵的粮饷需要地方供给,筹饷会有些影响。不过陈苏早盘算好了,战事一停,扬子江上的商船慢慢就会多起来,靠江吃江,有水师在手,还怕饿着自己吗?
李熙的如意算盘跟陈苏的大同小异,先将左神火军精锐剥离给地方,改旗号为地方团练兵,再以兵部侍郎的身份兼管,左神火军的军旗就送给张孝先赏赐他人。福建的天下还不是自己的?至于浙东,如果张孝先感兴趣,完全可以送给他,当然,他得自己去讨平王士祯。
一番惨烈的争执后,大圣国的诸王们各得所需,人人笑逐颜开。
张孝先任天圣宫内史,崔雍任储圣宫内史。
曹曛任中书省中书令,刘夏任门下省侍中。
王弼任尚书省尚书令,张仃发任吏部尚书,赵达任户部尚书,冯乜任礼部尚书,毛耀任兵部尚书,曹谷任刑部尚书,李正任工部尚书。
胡尖为御史大夫,毛诗章为御史中丞。
定内史、尚书令为正一品,中书令、侍中、六军统军、左右仆射为从一品,六部尚书、大都督、御史大夫为正二品,圣京府尹、拱辰统军、羽林军统军为从二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