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会跑糖果厂附近玩儿,当然也就见过c认识她了。别说,这王小娟名字像姑姑,就连人,从后面看也长的像姑姑呢——她也留了两根黑黝黝的长辫子。第一次我认识她,还闹了个笑话:那天,爱华哥带我们去八大河游泳c玩沙,回来时我们看到姑姑站糖果厂大门那儿,面对里面跟人说着什么。
“爱华,你妈。”大胖道。
“看到了。”爱华哥说着,一溜烟的绕道跑了。
雨季,姑姑不让爱华哥我们去八大河游泳,爱华哥游了,而本来就胆小,身子骨也虚的我和爱民姐没游。而那时的我,肚子正饿得咕咕的叫,我的心里便打起了小九九:我又没游泳,姑姑不会骂我。而我如果去喊她,说我肚子饿,她肯定会进糖果厂买糕点给我吃。我想着便跑过去喊“姑姑”。
那人一回头,我傻眼了:是个背影像姑姑,比姑姑年轻的人!这人就是王小娟。
王小娟把哥哥的孩子带得上了小学,便要找工作。
那天,姑姑正在发货,百货公司的一名干部带了她来找姑姑。
“杨主任,有人找你。”姑姑正站仓库门口,点搬运工从仓库里背出来装大卡车上,有三四十公斤重,像大铁锅一样,黑不溜秋的“锅巴盐”,姑姑她们货站里守仓库的傻大个站大门口,对姑姑叫道。
那傻大个的声音,瓮声瓮气的,又大,把专心计数的姑姑给吓了一跳,姑姑便把点的数给忘了。
顿了一下,姑姑只好叫搬运工们停下来,重数一遍。可还没点完,傻大个带着百货公司的那名干部和王小娟来了。
“杨主任,忙啊?”百货公司的那名干部,姑姑认识,便对他点了点头。
那干部是个呆瓜,看人家忙着,你就等一会儿吧。可他不,他还喋喋不休的说这说那,什么:“我每次来,你这儿怎么都这么忙啊”c“是不是人手不够啊”c“需不需要人帮忙啊”。把姑姑给说烦了。你想啊,那些个搬运工把那几十公斤重的“锅巴盐”从仓库里背出来,搬到大卡车上,多么的费力啊,如果姑姑再数错,那些搬运工又得搬过去c搬过来的让姑姑重数,那不折腾人么?姑姑便有点没好气的摇头说:“不要。”
不想,那干部是个又呆c心眼儿又小的人。姑姑说的“不要”,是现在不要帮忙。可他却听成了不要人,也就是不要王小娟(姑姑又不知道王小娟要来这儿工作)。便转身带着那王小娟走了。
等姑姑忙完,想起他来,他已回百货公司向刘总经理报告去了。
姑姑快下班时,刘总经理脚一瘸一瘸的来了,问姑姑说你这儿不是缺人手么,怎么不要那王小娟?
等姑姑弄清情况后,对刘总经理说下班她就去找王小娟,喊她明天来货栈上班。
王小娟来姑姑这儿工作,姑姑特别的高兴,因为王小娟有文化,能帮她做账啊。后来,姑姑真的就把账册交给了王小娟。可因曾经的那么一折腾,王小娟可不领姑姑的情,她就认定,姑姑开始就是不想要她,如不是刘总经理再次做工作,姑姑肯定不会要她的。这样一想,她便恨上了姑姑。另外,还有个事,让她更是恨姑姑恨得要死——百货公司办公室的王小马不是喜欢姑姑么?便有事没事的找各种借口来货栈,想与姑姑套近乎。除工作上让不开的事,姑姑一般不会理王小马。而已二十四五,还没找到对象的她(那时的人结婚早,二十四五算是“老姑娘”了),对那文质彬彬c儒雅的王小马特喜欢。她嫂子曾托人给她与王小马撮合,可王小马没答应。据说,她还曾乘姑姑不在,厚着脸皮,半认真半开玩笑的对王小马说,我比她年轻c长的也不比她差c也叫“小娟”。可王小马不买她的账,说:“你会拉小提琴么?你叫王小娟,我叫王小马,我们是兄妹啊——近亲!”
另外,还有个事(可能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