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陷阵营开始进击的时候,李肃松了一口气。他还真怕吕布就这么和并州军干耗着,毕竟数万大军被区区八百人堵住确实不算个事儿,一旦并州军从前锋崩溃的震撼中回过神来意识到这个事实的时候,士气难免大打折扣。而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却只有进击一途,可是在无法发挥兵力优势的山谷中和单兵能力几乎爆表的陷阵营死磕似乎也不是那么科学的事情。
因此当陷阵营重新出击的时候,李肃真是长舒了口气。这样的事实似乎也证明了李肃的猜想没错:吕布的确被怒火烧坏了脑子以至于放弃了地利优势也要在并州军身上咬上一口。
“可惜了今夜是个雨夜。”李肃看着冲锋的陷阵营叹了口气,如果天气允许的话。原本直接用弓弩手一阵攒射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就算天时地利就在你处又如何,一将无能,害死三军。”
李肃摇了摇头。并州军的阵线如他所料的一样,并没能阻止吕布的步伐。
那个人本来就是不可阻挡的。
赤兔欢快地撞上了盾墙,可是盾墙身后的并州军士兵显然欢快不起来。肉眼可见的,大盾先是向内凹陷,然后随着大盾的扭曲崩落了表层的铁皮,最后当大盾的扭曲扭曲将铁皮下实木的的结构彻底破坏时,大盾直接炸了开去。盾后的士兵被撞塌了胸腔,吐血飞了出去,另外还有个倒霉的家伙则被四散的大盾碎片击中了头部,估计到死也没弄明白自己怎么死的。
周围的士兵下意识地想要填补空缺,可是方天画戟之下不留活口,数十人涌上去的结果却是缺口越来越大。当并州军终于意识到这个缺口只要有吕布在便填不上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放弃了这个缺口。
但不是放弃了这条阵线。
有了准备的并州军士兵没有像他们的前锋那样因为阻挡不住吕布便全线崩溃,一开始便有了苦战的心理准备的并州军中军士兵配合着吕布的突进速度徐徐而退。这使得吕布一直没能在中军更进一步,毕竟中军的并州军军士极多,没人拦得下吕布并不代表吕布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开无双。
同时,并州军的撤退还有一个小小的陷阱,吕布突破的正中方向退了较快一点,而两翼的压力较轻则保持着和主力并不脱节的速度,退得相对慢一点。这是很正常的事,毕竟陷阵营人少,而这山谷也不算太窄,所以难以给并州军全线同等的压力。可是并州军利用这个正常的现象将陷阵营慢慢驱赶到了吕布所在的正中方向,在撤退中巧妙地完成了一个中部抗敌,两翼包抄的鹤翼阵形,像是一个口袋般把陷阵营包在里面。
并州军没有急着完成最后的包围,而是顺着陷阵营的压力不断向谷外方向撤退,同时因为陷阵营的突破,而不断向两翼充实着兵力。
李肃满意地发现陷阵营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突入得过深了。这也正常,毕竟陷阵营只有八百人,就算想要纵观全局也没有足够的兵力支持。激战中可没时间让陷阵营慢慢摸清局势。
包夹的兵力应该是够了,但是李肃不愿意出现任何一点意外,所以他准备在谷外完成最后的围歼。此前退出谷外的后军已经向谷口两边散开,等着陷阵营一出谷就截断陷阵营的后路,灭了陷阵营退出谷中再战的希望,然后就只要慢慢耗尽陷阵营的体力便可以轻松获胜了。
让后军分散于谷口,这是李肃犯得第三个错误,也是最后一个,因为“死“不过三嘛。
李肃没有想过一单分散了后军,若是有人偷袭背后,那么几乎不会遇到阻挡地,便可以直击中军。当然,也许李肃也知道这点,只是并不在意,因为白日里散尽了游骑的行动确保了并州军并没有缀上尾巴,所以理论上也不会有人偷袭。
理论上来讲是如此。
因此这样的阵型展开遇上了拼上最后一口气来决胜负的凉州骑兵时,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