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公元一三六八年正月十二,朱元璋登基称帝,定都应天,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洪武二年正月,应天都城罕见地下了几天大雪,一时间,薪比米贵。

    城东徐将军府内西北角的小院子中,“咳咳咳”的声音不绝于耳,丫头招福听得烦了,转身出了院子。破旧的房门被推开来,一个小脑袋伸出来望了望,轻轻关上了门。

    “娘,招福走远了,您别咳了!”小女孩艰难地爬到桌子上拿起那把老旧的茶壶,里面的水早凉了,倒在一个有点脏的杯子中。小心翼翼地递给破旧床上仰躺着的年轻妇人手中。

    “心儿,你去看过弟弟没?”年轻妇人声音憔悴,但却能看出容色绝佳,只是穿得极为朴素,又未施一些脂米分,看上去很是病弱苍白。

    “娘,您放心,我已经偷偷看过了,弟弟没什么事,很爱笑。”

    年轻妇人点点头,喝了一口水,看到小女孩身上的衣服,皱了一下眉头。

    “心儿,你怎么穿得如此单薄,冻坏了怎么办?快来被子里面!”

    小女孩开心地答应着跳上了床,钻进妇人的怀中撒着娇。

    “娘,这几天下大雪了,柴火变得很贵。心儿手里的钱都花光了,就把爹给我的那件貂裘托王嬷嬷给卖了,才换回来点柴米。我怕大娘知道后把柴米拿走就没告诉她。”

    年轻妇人听闻,一把搂紧了小女孩,眼中流露出复杂的目光。

    “娘,娘,爹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呀?他再不回来我们就要冻死饿死了。”

    “心儿,我们不会冻死饿死的,你爹就快回来了。”她目光忽然变得炯炯,完全没有先前的病态。

    “心儿,娘的身体好得很,娘现在这样是为了给你和弟弟妹妹挣得一个好前程。娘还为了”她没有再说下去,眼睛忽然洇湿了,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正在此时,那扇旧门“吱”地一声被推开了,从外面走进来一个盛装打扮的中年妇人。

    小女孩紧张地看着墙角的柴米,那是她唯一的值钱物换来的,希望大娘不要看到,她默默祈祷着。

    但中年妇人根本未看向那柴米,只是凌厉地俯视着床上的母女俩。

    “咳咳咳姐姐咳咳姐姐怎么来了,妹妹病得严重,别传染了姐姐咳咳”

    “呦,谢氏你这病怎么这么重?可要好好治一治。皇宫来了旨意,让明天应天府所有命妇都去坤宁宫朝拜,我看妹妹病得这么重还是好好养着吧,我已经向皇后娘娘回禀过了。”中年妇人不无得意地摸摸身上的华服。

    “咳咳谢谢姐姐妹妹这病可能咳咳好不了了咳咳”谢氏说不下去了,使劲咳嗽着。

    看来招福所说不假,果然病到如此。中年妇人鄙夷地看着她,不欲多说,转身就要走。

    “姐姐,妹妹还有话想对姐姐说,怕过了今天就没有咳咳就没有机会了。”说罢谢氏抚着胸口,似乎气都喘得不匀了。

    中年妇女看着她这个样子,嘴角扯了一下,“有什么话你就快说吧,我还要去老太太那里呢。”

    “姐姐,将军与圣上同起于布衣,如今天下初定,将军功勋卓著,虽然只是封了三等公,却连圣上都要礼让三分,这其中自然有姐姐的功劳。我有幸能够嫁于将军,侍候姐姐是此生莫大的荣耀。我可能命不久矣,我这苦命的两个女儿妙心妙清和那刚出生的小儿只能仰赖姐姐抚养,如若将来也能有所成就也是姐姐的功德。”此一番话说下来,竟没有一丝停顿与咳嗽,谢氏只是侧躺于床谦卑地低下头。

    但中年妇人并没有察觉其中的古怪,而是陷入了沉思。谢氏略略抬头看到中年妇人的神色又迅速低了下去,眼中流露出满意的目光。

    待中年妇人走远了以后,妙心赶忙去把房门关上,外面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