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风钻进来,冻得她直哆嗦,赶忙跑回谢氏身边。

    “娘,您真要把我和弟弟妹妹送给大娘吗?”

    谢氏没有说话,只是搂紧了妙心。

    妙心被紧搂着很是温暖,便闭上眼睛沉沉睡去了。

    谢氏见女儿睡着了,便给她掖好被子,轻轻下得床来。

    她穿得不多,单薄的中衣外披着一件破旧的棉袄。她去墙角边拿过柴米,又在那支好的灶边淘米,烧柴,很快一锅米粥煮好了。

    妙心被香气所诱,醒了过来,看到母亲坐在床沿上正拿着一碗粥轻轻搅着,她赶忙坐起来,接过粥。

    “娘,心儿喂您!”

    “好孩子,娘身子已经好了,你自把粥吃了!”谢氏又去盛了一碗,自顾自吃着。

    “娘,您怎么把粥煮的这么稠,咱们只有那点米了,要省着用!况且柴火也不够用了。”妙心吃过了一碗,便不肯再吃了。

    谢氏摸摸乖女儿的脸蛋,忽地道,“你今儿的书可都背了?”

    妙心得意地跳到地上,“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背诵后等着母亲夸奖,却见母亲兀自沉思,并不曾理会她,因而甚为泄气,复又躺到了床上。

    “心儿,你只是背过了这段话,那你可知其中含义?”

    妙心坐了起来,摇了摇头。

    “做人须得坚守心中的意志,也不能随意耗损意气。你这么小不懂也是常理,你只要记得现在我们娘几个受的苦,与你父亲受的苦比起来算不得什么。你要有大将军长女的风范,这辈子绝不能自轻自贱。”

    妙心点点头,这些话母亲已经不是第一次和她说起。母亲虽困顿却一直不放弃对她的教导,故而她小小年纪已是读了很多书。

    “心儿,咱们很快就不用住这破烂屋子,吃这稀粥了。娘已经将养得差不多,很快咱们就能和你弟弟妹妹团聚了。”谢氏又盛了满满一碗粥递到妙心手里。

    妙心疑惑地看着谢氏,心想母亲不会是病糊涂了吧,大娘怎么会让母亲出去,除非父亲回来。但是每当面对父亲母亲都不跟他说自己的遭遇,甚至还在他面前说大娘的好话。可等父亲走了,大娘就又会把母亲赶到这小院子来,又是缺吃短穿的。

    父亲这一次去了一年光景,从他走后不久母亲便害喜了,但是大娘还只是让她住在这小院子里,虽因怀孕没有短什么吃的,但也不让人来伺候,都是妙心每天过来照顾,后来也就干脆搬过来一起住了。

    弟弟从出世后便被大娘抱了出去,院子里却开始短起了吃穿,这又赶上罕见的大雪,娘俩个时常冻得挤在一处瑟瑟发抖。

    只有丫头素宁常偷偷给她送来粥和馒头,而她都给了母亲,总算是母亲出了月子没有落下病根儿。

    可不知为什么,母亲时常让她看着院子外,如果有人来了,她便一个劲地咳嗽,人走了后又和没事人一样。

    虽然不理解母亲的做法,但妙心总是相信母亲是对的,她只是一刹那的怀疑便大口吃起粥来。

    “对了,娘,我听素宁说妙清这几日有些咳嗽。”妙心边吃便说道。

    “严重吗?你大娘给她请大夫没?”

    “请了,祖母把她接自己院子去了。”

    还好还好,谢氏抚着胸口,总算老太太做得不绝,那毕竟是她的孙儿。

    福祥院,徐母轻轻抚着床上躺着的幼女的额头,皱着眉头。

    “母亲,您别担心了,受了点风寒,很快就好了!”中年妇人不以为意。

    “兰香,你怎么对付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