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鼎有名的探案高手。
父亲失了长辈,孑然一身,不是佳婿人选。他没觊觎那些名门贵女、世家闺秀,而是娶了邻居秀才家的女儿。父亲同母亲是日久生情,有了情,才结成婚。两人鹣鲽情深,没有旁人chā足的余地。美中不足的是,母亲身体不好,流产两次,到了第三胎才生下我。大夫说母亲伤了身,不可能再有孕。我父亲便将我当做男孩培养,将来坐产招夫,顶立门户。他想要将一身的本事都教给我,但叫母亲给拦下了。母亲心疼我,不希望我一个女儿家去接触那些或龌龊或血腥的案子。有母亲在旁嗔怪,父亲便只能摇头苦叹,背地里冲我挤眉弄眼,逗得我咯咯直笑。
也不知该说老天有眼,还是无眼,母亲突然间有了身孕,这一胎意外的顺利,父亲有了子嗣,我有了个小我近二十岁的弟弟。
这样一来,我就不用招赘,可以嫁人了。
被耽搁了年纪,又因为当时太子和七皇子双方刀光剑影,政局微,我能挑选的合适对象寥寥无几。
总归,是比招赘的人选要好。
父亲最后决定了两个人选,一个是莫家的次子莫燕归,一个是御史黄家的长子黄峥。
两人也都是过了年纪却没有成婚,至于原因,莫燕归的母亲替他算了八字,不宜早婚,而黄峥则是和家里面闹翻,所以迟迟未婚。
说起来很可笑,黄峥和家里闹翻的理由是父亲。黄峥崇拜父亲的探案本事,没有按照家族的传统进入御史台,而是削尖了脑袋挤进了刑部,整日跟着父亲鞍前马后,亲爹都不放在心上。原本我要招赘,他还荒谬地提出入赘我家,被黄御史给打了一顿,又被父亲哭笑不得地拒绝,才歇了这心思。
论人,莫燕归踏实谨慎,黄峥对父亲一颗拳拳之心;
论家世,莫家和我家门当户对,黄家则是我家高攀;
论婆婆妯娌,莫母嗜好礼佛,万事不管,莫家的妯娌没了约束,有些乱,而黄家因为黄峥的荒唐,有意娶我过门,就是为了约束黄峥,到时候我恐怕得在婆家和相公之间做出选择。
父亲与我深谈了一宿,让我自己作出决定。
我是见过黄峥的,还见过好多次,那是个一见人就咧嘴傻笑的年轻人,厚着脸皮黏着父亲,办差还好,其他的时候很不着调。据说是隔代传了过去那位“黄公子”的脾xìng,让黄家头疼不已。
我也见过莫燕归,是父亲安排的,只偷偷看了看他的长相,比不得黄峥俊秀,但远比黄峥要稳妥沉着。
我选了看起来更为靠谱的莫家。
阳春三月,我出嫁了。
莫家的情况和父亲打探到的差不多,婆婆整日吃斋念佛,满院子呛人的香烛味道,妯娌、仆从们常有摩擦。这都是小事,嫁入任何一户人家都免不了碰到这样的事情。我关起门来和莫燕归过自己的小日子,相敬如宾,倒也太平。
不久后,太子和七皇子之间的斗争尘埃落定。
那时候,谁都觉得父亲的仕途会一路通畅,刑部尚书的位置已是父亲的囊中之物,只等新帝登基,成就君臣相jiāo的佳话。
那时候,谁都觉得我父亲此生唯一的憾事就是亲缘浅薄,满门惨死不说,他自己都子嗣艰难,只有一儿一女。
那时候,我觉得这辈子就会这样平静地度过,满心期盼的是能有个孩子,相夫教子,也算一生圆满。
等到皇上登基、七皇子被贬为庶人,我如同往常一样归宁,与父亲闲谈。
父亲当时正在查一桩牵扯七爷内院的案子。
这案子算是当时京城里的一个时兴话题,和刚被贬的七爷有关,又有些桃色,贩夫走卒也好、文臣武将也罢,都在看乐子。当时便有不少人用指点江山的口吻说,七爷连自家的一亩三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