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渠一筹莫展,怔怔地望着贺龙。
贺龙说:“我把薛兰斌调来办这件事。”
薛兰斌,西北野战军后勤部供给部长。贺龙一封电报,薛兰斌匆忙赶到了临县沙原村。贺龙、林伯渠跟他谈话,jiāo待任务。
薛兰斌一听要他去运粮食,就抓了头皮,差点儿跳起来。他连忙说:“老总,千里不运粮,百里不运草啊!这么多粮食要运到陕北,又没有车,路也不好走,要过中条山、吕梁山、汾河。我的妈,困难太大了。”
贺龙敲敲烟斗,不动声色,等薛兰斌说完,他开口说:“困难是大的,但任务必须完成,没什么价钱可讲,不然,把你调来干吗?前方战士没粮食吃,饿肚皮,你不知道吗?”
林伯渠说:“薛兰斌同志,只要能把这批粮食运过黄河,就是支援了战争,支援了陕北没粮食吃的老百姓。我和老总相信你能完成这一任务。”
薛兰斌知道,不去是不行了,只得提提要求。他说:“老总,运粮就得有人、有牲口啊!”
贺龙把手中的烟斗一挥说:“那好办。我马上给晋绥军区发电报,让他们派人,出牲口。”
贺龙可真有办法。过了几天,不知怎么他把延安大学在晋绥的一千多名师生给动员出来了。他对薛兰斌说:“这一千多人都jiāo给你,当运输队的骨干,加上晋绥派给你的人,依靠他们准能完成任务。你还可以到晋南、晋冀鲁豫去求援嘛!缺少骡马,就人人动手背啊!”
薛兰斌很快率队出发了。
贺龙心里很不放心。虽然他向薛兰斌下达了“必须完成任务”的命令,但是,他很清楚,薛兰斌面临的困难有多大。他让参谋们经常与薛兰斌保持通讯联系,使他能及时了解情况。后来,他到晋南去,专程赶到运粮队去检查工作。一路上,他看到沿途各地,男女老少齐动员,车运肩扛,运粮大军络绎不绝,场面十分感人。各解放区人民和政府的鼎力相助,使贺龙极为感动。见到薛兰斌和运粮队的同志,他紧紧地握着他们的手说:“你们辛苦了,你们做了件大好事。我代表西北局谢谢你们!”
贺龙从晋中、晋西南、晋冀鲁豫调运了大批粮食。为了运往陕北,在各地人民政府帮助下,他动员和组织了庞大的劳动大军。1948年3月31日,贺龙在西北野战军前委扩大会议上报告说:河东支援前线出动的人力,“任务超过了抗日战争的总和。在榆林战斗中,第一、二、六、九、十分区都动员群众背粮,仅临县三个乡就动员了六十九万人次,其中fù女占二万人次。绥德地区有部分粮食还是从河南运来的。在晋南,也有数万人运粮。运粮的牛车络绎不绝。”
多么艰巨的工作!多么罕见的奇迹!这在现代战争史上是很少见的,就这一点而言,西北解放战争的胜利,贺龙的功绩是不可泯灭的。曾任西北野战军副参谋长的王政柱,后来在回忆西北解放战争时,感慨地说:“西北野战军所用的粮食,主要是贺老总组织晋绥解放区的人民群众,从千里之外运到陕北来的呀!”
陕北这个地方不仅缺粮,也缺钱,缺各种物资,可以说什么都不足。在这种地方打这样规模的战争,真是太不容易了。胡宗南吃亏也吃在这上面了。他的几十万大军,不仅被彭德怀所磨垮、拖垮,也被找不到吃而饿垮。相比之下,解放军幸运多了。他们不仅有一个能够决胜千里之外的彭大将军,还有一个能使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贺老总。
1947年冬季即将来临,西北野战军准备南下作战,把战争推向guó mín dǎng统治区。他们急需越冬的被服装具和长途南进的经费。彭德怀急电贺龙,向他伸手。笔者查阅过这个时期西北战场统帅们的来往函电,见到大量反映中共中央和西北野战军领导在这方面焦急心情的电报,这些电报大都是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