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子,事情很麻烦,一切要靠你来安排。”

    贺龙说:“你放心,我亲自负责,保证他们的吃、住和安全。”

    周恩来笑了。他了解贺龙。这位老总办事一向认真,不会马虎的。回到陕北以后,当máo zé dōng问起留晋人员的安排情况时,周恩来对他说:“中央机关到河东以后,贺老总亲自作了安排,安全是没有问题的。”

    5月上旬,贺龙收到彭德怀发来的一份电报,说,西北野战军正集结在延安以东,伺机杀敌,目前急需弹yào,特来向贺龙求援。贺龙马上命令晋绥军区后勤部调集二万分肯吃弹送往河西,后来,一连给彭德怀送了三次弹yào。彭德怀为此拍来电报,表示感谢。

    彭德怀要弹yào,触动了贺龙那历来敏感的神经。他想,未来的西北战场所需弹yào肯定是越来越多,这让彭德怀到哪儿去找呢?除了从运输大队长蒋介石那里缴获一部分之外,只能向晋西北这样的后方伸手。可是,晋绥地区的军火工业规模很小,条件也差,尤其缺乏技术力量和机器设备,生产能力极有限,不可能满足战争日益发展的需要。怎么办呢?贺龙一时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说来也巧,这时,联防军军工局长李强来到晋西北,向贺龙汇报陕甘宁边区军火工业的情况。陕甘宁边区的军火工业是抗日战争时期搞起来的,规模也不大。目前,陕北地区战火连天,已无法生产,机器都已坚壁起来了。李强的汇报,一下子打开了贺龙的思路。他想,能不能把陕甘宁同晋绥的军火工业合并起来呢?这样,一则可以保存陕甘宁的那一点点来之不易的“家产”,二则两地区军火工业合并后,人力、物力集中,可以扩大军火工业的生产能力,满足前方之急需。这不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吗?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李强。李强拍手赞成。他说:“老总,你想得好啊,给河西发个电报,听听彭老总的意见。”

    贺龙点点头,马上给西北局书记习仲勋发了个电报,提议将河西军火工业的人员、设备全部迁往河东,集中两区力量发展军火工业,支援前线。习仲勋把这件事告诉了彭德怀。彭总觉得贺龙的想法很有战略眼光,便让习仲勋以他俩的名义发电表示赞同,并请贺龙负责筹划一切。于是,贺龙在晋绥军区组建了一个工业部,具体负责两区军火工业的合并和发展生产。晋绥区的军火工业由此得到了很大发展,到1948年已有十一所工厂,一所工业学校,七千五百名职工,生产了大量的pào弹、子弹、手榴弹和zhàyào,在一定程度上,支援了西北解放战争。

    办完这件事,贺龙就病倒了。他患了胆囊炎,住进了晋绥军区碧村医院,由一个苏联医生负责治疗。

    住进医院没有几天,中共中央发来电报,让他速去陕北参加一个重要会议。苏联医生不同意他去,对他说;“贺司令员,你的胆囊炎还没有好,现在,血压又比较高。你要去陕北,一定要骑马,骑马是很劳累的,对你的病很不利,不好办啊!是不是请个假?”

    贺龙想,西北战场战火正酣,这个时候开会,一定有关系到全局的大事要讨论。他必须出席,不能请这个假。他决定立即出院。院方无奈,只得让这位苏联医生跟随他去陕北。

    临走之前,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他把警卫员找来,问道:“我记得还有一斤水果糖吧?”

    警卫员点点头,有些茫然。他不知道这位老总这个时候要水果糖做什么?这一斤水果糖是去年有位同志特地送给贺龙的。水果糖,现在是极为普通的东西,有的孩子恐怕都不愿吃它,要吃洋味的巧克力,可是,在那个年代,在解放区恰是一种来之不易之物,别说一般干部,就连贺龙这样的大干部,也是很难见到的。送来的这一斤水果糖,他一直舍不得吃,让警卫员保存了起来。

    “老总,水果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