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跟随公孙瓒左右,焉能报国安邦?北海解围之举,乃借兵相助;徐州退曹之事,因吕布偷袭。试问哪一件能显示刘备之德?”
陆逊听罢道,“可刘备曾经三让徐州,推辞不受。这总是事实吧?”
孙翊哈哈大笑道,“三让徐州?若其不愿接领,却为何赖着不走?要知道,刘备本为平原县令。如今却放弃辖地,跑去徐州居留,你们见过这样的父母官吗?”
“呃~”众人皆面面相觑,不得言语。
孙翊接着大声道,“文达公乃朝廷敕封之汝南太守,因被曹操所逼,故而到此。可文达公旦夕不忘回返汝南,镇护一方百姓。但刘备呢?得了徐州就忘了平原。这样的人,何来仁德之名?”
这番话说完,堂中诸人都没了话说。就连那些喝酒的大将们,也都停下了动作,惊诧的看向孙翊。而徐庶、陆逊等,则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久久没有言语。
孙翊却幽幽的道,“以我看来,曹操许会令刘备继续驻扎徐州,依然造成二虎竞食之局。到时,不管吕布打刘备,还是刘备打吕布,都会给曹操以借口。他便能假天子敕令,平两人之争,从而达到最后吞并徐州的目的。”言罢,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那袁绍呢?”陆逊此时忽然道,“袁本初难道会坐视曹操扩张,却不加以制衡吗?”
孙翊哈哈一笑,道,“袁本初乃见小利而忘义之人。若得玉玺,定会高兴地如孩童一般,哪还会有心思去管徐州的问题?”
徐庶听罢,叹口气道,“三公子运筹帷幄,对各处情况洞若观火,真神人也!”
孙翊这时却有些脸红了。为啥?因为这是历史上已经明确记载过的,只不过被他这个穿越者提前知道罢了。
但是在席间的这些人眼中,孙翊却是多智而近乎妖的存在。他们无不心中慨叹,这个三公子太厉害了。
孙翊感觉到了众人炽热的目光,连忙干咳两声,顾左右而言他的道,“好了,不必为人家的事情烦心。咱们自己这里还有太多需要认真谋划的事情呢。”
看诸人的注意力重新回来后,孙翊继续道,“寿春被袁术强占多时,治下百姓多受压榨,民力凋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让恢复民生。这样吧,寿春一郡免除三年赋税。”
李通闻言拱手道,“末将代寿春百姓多谢三公子。”
孙翊点了点头,接着道,“还有一事。现在只有郡事内有监察司,吾觉得在军中亦应设此衙门,名为督察司。在庐江设督察司总部,其余各部皆由督察司派人进驻,专门负责调查和处理校尉以下级别军官兵卒违反军规之事。各部主将,无论是谁,都不得插手他们的工作。督察司直接向各营主帅负责,并有权对各营主帅处理不当之事,越级向我禀告。”
诸将听罢并未有不同意见,因为他们治军一向严厉。现在多了一个部门,帮助他们执掌军规,算是分担了他们部分的工作,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处理练兵之事。
鲁肃这时问道,“三公子此言甚善,却不知这督察司总部由谁来执掌?”
孙翊呵呵一笑,伸手指向席间一人,道,“就是他!”
此正是:鲁肃巧言劝纪灵,寿春终未动刀兵。孙翊方到安诸事,再添军中督查营。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题外话:看书的多,评论的少;于情于理,都不太好。劝君推荐,劳君收藏;别无所求,唯帮三郎!)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