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仅仅一日后,镇南将军,领庐江太守,江东孙三郎孙翊就来到了寿春。
说起来,孙翊也是害怕鲁肃压制不住这些大将,同时也为了安抚李通,所以带着陆逊、石韬和吕蒙赶来寿春。
结果没想到,人家李通自愿把所部兵马精简至三千人,使得孙翊原本准备好的说辞都没用了。
那怎么办?孙翊干脆也不开会了,直接命人把自己带来的一百坛郎酒全数拿出,与众人胡吃海喝起来。
席间,孙翊把人员部属重新说了一遍。又命石韬接任寿春郡丞,继续搭档李通。
接着,鲁肃便把袁术留下的那些僭越之物如何处理的问题,扔给了孙翊。
孙翊想了想,确实不好办,毁了吧,怪可惜的。不毁吧,又会被人诟病。
忽然,孙翊灵光一现,喜道,“吾有一策,诸公看合不合适。”待众人注意力过来后,孙翊道,“圣人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既如此,不妨把那些建筑改造一番,作为教学之处,使那些上不起学的孩童可以知礼仪、明道理,诸公以为如何?”
“妙啊!”李通、鲁肃、石韬、徐庶等人皆大喜过望。特别是读书人的石韬,更是笑着道,“庐江如今有稷下宫,不妨在寿春也同样办理,开分院可也。”
“对啊,对啊!”鲁肃接着道,“庐江招贤馆也可在此设置分院。寿春此地北接中原,东向徐州,四通八达,来往之人甚多。若有名士从此过,便可就近招募,为我所用。”
其他人也是对孙翊这个想法非常满意,忙不迭的称赞道善。
孙翊则是笑了笑道,“吾只是说了想法,至于具体实施,还需广元兄多多操持了。”
石韬洒然道,“本为份内之事,三公子放心吧!”
既然这件事情说通了,那大家自然就继续高兴的拼酒呗。
孙翊则小声的和陆逊、李通、鲁肃、石韬、徐庶这些相对文雅的人,议论着什么。其中就说到了曹操的动向。
李通道,“三公子。末将等与曹操会合后,一路急进。待快到寿春时,听闻袁术已弃城而逃。曹操本来要末将率军与其同时追击袁术,但元直先生让吾以寿春城方定,怕有动荡之事,推脱掉了曹操的命令。吾等这才一路赶来。”
孙翊皱眉道,“我这个好世伯啊,咱们帮了他这么大的忙,已经很不错了。他却依然要咱们的兵马去给他做挡箭牌?哼,若是真去了,子敬兄与纪灵的协议便会破裂,那咱们不就食言了吗。”他转头对徐庶道,“元直兄大才啊,多谢了。”继而还拱手一礼。
徐庶忙侧身避过,正色道,“三公子莫要折煞我也!哦,对了,还有一事,需三公子定夺!”
孙翊点头道,“元直兄请讲。”
徐庶道,“吾等与曹操分别之时,末将听闻,曹操欲让刘备实领豫州。若刘备真如曹操所言,坐镇豫州,那末将统六安行营时,应当对其采取什么政策?”
孙翊听罢,想了想道,“曹操不会让刘备实领豫州的!”
徐庶没说话,陆逊先接口道,“三郎为何如此笃定?”
孙翊喝了口酒,悠哉道,“刘备其人,有枭雄之姿。曹操怎会把腹背之地,交予一深藏不露之辈??”
徐庶此时认真的道,“三公子,刘玄德自起兵以来,常有仁德之名,世人皆知啊。为何您说他深藏不露呢?”
孙翊哈哈笑道,“元直兄啊,吾来问你。刘备何时有过仁德之名?”
徐庶思索道,“黄巾平乱之时,诸侯讨董之日,北海解围之举,徐州退曹之事。此皆天下闻名啊?”m.22ff.co m
孙翊摇摇头,不屑的道,“黄巾平乱之时,刘关张只数百兵丁,安能荡寇驱贼?诸侯讨董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