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杆子手没停,却是嗤笑道:“啥好营生?”
黄昊吞咽了一下口水,尽力模仿往日黄大的口吻道:“吃食!弄吃食!前日俺跟轩哥儿进城,那华容县里的汤饼,六个大钱一碗哩!好赚!还有那正店里的饭食,一碗菜三十文钱哩!也好赚!”
黄二杆子听得嘴都乐歪了,问道:“啥意思?你是说,咱家也去华容县里开店卖汤饼?”
瞧着黄昊一脸正经的点头,黄二杆子当即放声大笑,且笑得直拍肚子,瞧这模样怕是要笑破肚皮,见黄昊一脸懵逼,笑了一阵倒也停了下来,伸手挠了挠黄昊的后脑勺道:“好!好小子,跟着轩哥儿进了两趟城,倒也长进了不少,竟也知道寻好营生了。对也!黄大,你可知道咱家一年到头能进账多少钱粮?”
黄昊被问得一愣,不论是他还是之前的黄大,似乎都没有这方面的信息,只能茫然摇头,黄二杆子便也直起身子,把手中的草人放下,伸手好似指点三军一般对着周围的农田一划,与黄昊道:“瞧瞧,咱家的地可是有整十六亩,除掉朝廷的税赋和给杨家的租子,以及杂七杂八的火耗,光是这一茬夏粮,便能攒下至少二十石稻子,打成精米也有十五c六石,再算你娘种的春菜c秋菜,还有你爹我出去做手艺赚的利市,一年到头下来,至少能收得十几石米粮,二c三十贯银钱,仔细算算可是比开店卖什么汤饼赚得多了。”
听得黄二杆子这么一算帐,黄昊也有些发呆,心说什么时候种地这么赚了?这一点也不科学啊!
难得黄二杆子觉着自家傻儿子最近有些开窍,便也寻着这么个机会好好与黄昊掰着手指算了算家中的岁入,听着林林总总一算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这首先,黄家是正经的外来佃户,本身并没有背着什么族丁税和地丁税,这两种税是朝廷的固定税,专门针对的是已经落地生根的农人家族,而外来佃户说好听点是自由民,说不好听就是盲流,能在此地待着便住下,待不住便走,本乡本土的胥吏不会闲着蛋疼寻他们这些流民找茬抽税,惹急了来个白刀子见红便亏大了。
所以,黄家的一个佃户身份,仅在税赋这一项便能免去不少杂项。
当然了,不是说身为佃户就能免税,要真是如此这全大宋的农人岂有不全部变成佃户的道理,只是说身为外来佃户,在税赋杂项有所减免,但总量还是不低于本地定户定居户的,只是少了些麻烦而已,因为总税和赋钱都容进了正项两税和租子里。
就拿黄家来说,黄二杆子当年在杨家村落户时,可是正经拿着四十贯钱与杨氏族人买下了二十亩的“田皮”,也即是“土地使用权”,然后约定正税自理,此后每年付给杨氏地租是土地收益的五分之二也就是标准的四六开,然后由仍旧持有“田骨”也即是土地所有权的杨氏出面来应付这二十亩地所要承担的杂税和徭役,当然杨氏有关系,家中也有读书人,可以寄田减免这部分的杂税和徭役。
然后,这二十亩地并非是全数耕种,也包含了黄家如今所居的房舍用地和菜园子,也即是实际的耕作面积只有十六亩,剩下的四亩地让黄二杆子在杨家村的边角换了宅基地,盖了房还种了一片菜园。
而这十六亩田地,就目前来说都是好的水浇地,而华容县又在洞庭湖畔,风水气候都好,虽然此时没有化肥c种子和高效的农业耕作技术,不可能种出一年三季稻或是两季稻,但怎么也能种一茬春粮杂粮c大豆或者小米之类,再种一茬夏粮,以大宋标准的农家肥加精耕细作,一亩稻田基本产量都可以达到三石半至四石之间。
这里要多说一句,此时在江南各地,水稻的种植已经早就跨入到了秧播时代。
黄昊专精宋史,自然知道后世很多电视剧里一出现播种的场景,就会出现百姓在田间直接撒种子的画面这根本就是扯淡,说起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