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这份能力可以用来救人为善,今天的事情真正受益的,其实还是司马年。
半夜,司马年和魏秋月等人坐上了去bj的火车,魏秋月把电话给了司马年,说有什么事可以联系,司马年说好。
魏秋月男友的脸色又有些难看。
司马年和魏秋月等人的不在一个车厢,司马年背上大包小包,检了票,一个人坐在了硬座上。
折腾一天也累了,司马年趴在包上睡着了。
“你好,我可以坐你旁边吗?”司马年睡得迷迷糊糊的,被人叫醒。
司马年说行,往里面挪了挪,那人拉着皮箱,坐在了他旁边。
这时候,司马年就闻到一股清香。
司马年往旁边一看,就看到了一张清秀的脸。
这是个女孩,没化妆,年纪和司马年差不多,此时也从白色的帆布里拿出一部翻盖手机,很漂亮。
司马年现在用的手机,是哥哥给买的,一部山寨的大屏幕手机,那个时候,没钱的学生最流行的款式。
女孩儿感觉到司马年在看她,眯眼笑,说不好意思打扰你睡觉了。
司马年说没事:“这是到哪了?”
女孩说石州,换乘站。
两个年轻人就聊起来了,这一聊不要紧,发现对方都是大一新生,而且是同一所大学!
女孩惊讶的说:“你是中大那个学院的?”
司马年说金融学院的,女孩儿说是艺术学院。
没想到,偶然相遇的两人,竟然是这么层关系。
“你也是参加过的中大的提前招生?”司马年问。
“不是,我是zj的特长生,古典舞”,女孩回答。
司马年这才发现,女孩儿皮肤雪白、手指修长,司马年长的也不算黑,但比不了女孩儿如雪的白皙。
两人互报了姓名,原来女孩叫张嘉佳,zj杭州人,从小在西湖边上长大的江南妹子。
听到司马年的名字,张嘉佳笑着说你不是司马懿后人吧。
司马年说:“也许是司马相如的后人。”
张嘉佳接口道,我想到了《白头吟》。
司马相如是西汉才子,为追求大户人家小姐卓文君,做了那首著名的《凤求凰》,既是文章,也是古乐,张嘉佳跳古典舞,对这段佳话耳熟能详。
可后来,司马相如要纳妾,卓文君当然不乐意,但她没哭闹上吊,而是作了《白头吟》,其中最有名的两句是“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司马相被妻子感动,终于没有纳妾。
司马年说:“我觉得卓文君挺可怜,年轻时力排众议和司马相如在一起,到了中年,司马相如却要纳妾,对不住她。”
张嘉佳大有知己之感:“我也这么想。”
司马年和张嘉佳有说有笑,相互留了手机号,当司马年拿出他那部大号手机时,瞅了眼张嘉佳。
张嘉佳神色如常。
不是说山寨机多么丢人,而是有人看不起用山寨机的人。
其实,如果张嘉佳真的瞧不起司马年,那她也不会主动做到带着大包小包、一看就是农村来的司马年身边。
阳光有气质而且没有瞧不起人,这就是张嘉佳留给司马年的第一印象。
到了bj西站,两个人一齐到了出站口。
这是司马年第二次到bj,哥哥打电话说有事儿,司马年就说不用哥哥接了,他自己会坐公交车。
“离开学还有近五十天,你这么早来bj,来玩儿?”司马年问张嘉佳。
张嘉佳说不是,她要勤工俭学,赚大学的生活费。
司马年看了看张嘉佳说:“你要打工?我怎么看你都不像缺钱花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