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将卜兰芷村居留别郡中在仕》:“从今隐去应难觅,深入芦花作钓翁。”等句说明除了追求践履“道”的正经事业外,垂钓当钓翁是她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其《途中望雨怀归》:“对此不堪乡外思,荷蓑遥羡钓人归。”《旅中感遇寄呈李秘书昆仲》:“怀乡不怕严陵笑,只待秋风别钓矶。”等对垂钓的痴迷程度描写,证明她是一个只要有鱼钓,就不会思乡的人。
《寄从兄遵》:“江上秋风正钓鲈,九重天子梦翘车。”自述,自己爱好垂钓,就如天子喜爱“翘车”一样。
《三用韵》:“潇湘期钓侣,杜别家林。”“楼高思共钓,寺远想同寻。”说明,她在某种特定的场合,所等、所思、所想就是为了“钓侣”和“共钓”。
《惊秋》:“不向烟波狎钓舟,强亲文墨事儒丘。”显示,在某种情形下,与垂钓活动相比,“亲文墨事儒丘”的事情倒显得十分勉强。
《村居书事》:“年年耕与钓,鸥鸟已相依。”《长年》:“十亩野塘留客钓,一轩春雨对僧棋。”证明钓鱼已成为她的经济来源之一。
《登汉高庙(徐州)闲眺》:“一带远光何处水,钓舟闲系夕阳滩。”《润州显济阁晓望》:“一篷何处客,吟凭钓鱼舟。”《解维》:“二年辛苦烟波里,赢得风姿似钓翁。”《桐庐县作》:“白羽鸟飞严子濑,绿蓑人钓季鹰鱼。”等显示,她在旅途上是走一路钓一路。
所以说,《山墅闲题》:“主人馈饷炊红黍,邻父携竿钓紫鲂。”《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伴钓歌前浦,随樵上远冈。”《思归引》:“如何我是飘飘者,独向江头恋钓矶。”原是她理想的生活方式。
《杜旧居二首》:“年年为献东堂策,长是芦花别钓矶。”《题阳县马跑泉李学士别业》:“九霄岐路忙于火,肯恋斜阳守钓矶。”等显示,尽管她对垂钓非常痴迷,但仍保持着十分清醒的头脑。为了“献东堂策”、忙于“九霄岐路”,最后还是要舍弃“钓矶”。
和凝《渔父》:“香引芙蓉惹钓丝。”《洋川》和凝:“官闲最好游僧舍,江近应须买钓船。”(《香奁集》)《拥鼻》:“殷勤凭仗官渠水,为到西溪动钓舟。”证明,尽管年事已高,只要在江边就要“买钓船”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