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改为“和”姓的线索
其一,很明显,和凝词作《柳枝》:“今夜仙郎自姓和”彰明是“自姓和”而非“本姓和”,说明姓“和”是她自己所定。
其二,在“韦”、“和”名下的诗作中有对“鱼”姓的凸显,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鱼玄机”、“韦庄”及“和凝”三姓名的统一xìng。如其《江上逢史馆李学士》云(韦庄):
前年分袂陕城西,醉凭征轩日yù低。去浪指期鱼必变,出门回首马空嘶。
关河自此为征垒,城阙于今陷战鼙。谁谓世途陵是谷,燕来还识旧巢泥。
该诗中“去浪(陕方言,“逛”。)指期(犹指日,不日)鱼必变,出门回首马空嘶。”句中的“鱼”与“马”相对应,用以喻人,即可看做是第一人称“吾”,也可看做以“鱼”姓自代。
其《宫词》(和凝):“鱼犀月掌夜通头,自著盘莺锦臂鞲。”句作为流水对,如果其“掌”作为动词是掌管意。那么,“鱼”作为主语,亦同前,或通“吾”是第一人称,或用先前之姓“鱼”为指代。由于诗中“犀”字,在此至少有三重意义:
一,出自《诗•卫风•硕人》:“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则喻指女子洁白整齐的牙齿,即她的自喻。
二,称人发际隆起的骨,人谓有贵者之相。二者兼而有之。
三,不排除将“犀”用作谐音叹词“兮”。
该联对句中的“自”即指身体。“著”即穿,戴之意。“臂鞲”即臂套。用皮制成。shè箭、架鹰时缚于两臂束住衣袖以便动作。
所以,此诗句的意思是:鱼(或吾)啊!(此)月掌管夜班,身穿盘绕着鸟羽文彩的臂套。据之可说,她在《宫词》中半遮半掩地彰显了原本的“鱼”姓。
另外,其在《咏浴》(《香奁集》):“再整鱼犀拢翠簪,解衣先觉冷森森。”句中,同样彰显了自己的本姓。其中“犀”却运用了上述第二种含义。即:再整理鱼姓女的额头,用“翠簪”梳理一下头发。
综上所述,从鱼玄机姓名的字面义上看,如果说“虞有贤、鱼又玄”还囿于她先前的鱼、虞之姓及其名字中的“幼、有、又”的话,那么,为了消除鱼姓对自己发展的负面影响,甚至完全摒弃了原先姓名谐音的沿袭,遂改姓名为韦庄。退隐后,又以“和凝”进入新一轮履“道”活动。这就是其更名思想的嬗变过程。当然其字“成绩”也是对自己在韦庄时期所做功绩的纪念。
为了进一步确定韦庄果真改名为和凝,下章将继续进行分析。
正文 第四十三章 鱼韦和香奁集比较
第四十三章鱼韦和香奁集比较
更新时间2008-8-2917:08:40字数:6483
为了使我们的故事有充分的理由再继续进行下去,也为了证明韦庄确实又更名为和凝,就很有必要将“鱼玄机”、“韦庄”、“和凝”名下的诗作进行比较,自然也包括和凝“嫁”韩名下的《香奁集》,据《旧五代史•和凝传》云:“和鲁公凝有艳词一编名《香奁集》,凝后贵,乃嫁其名为韩,今世传韩《香奁集》,乃凝所为也。”即以其四者之间的共xìng,进一步破解鱼玄机、韦庄、和凝三者原本就是同一人的千年之谜。
第一,将诸名下在形式(七绝)和内容上都相同的作品进行比较。
其一,游历诗比较:
《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鱼玄机
云峰满目放春晴,历历银钩指下生。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旅次(浙东)甬西见儿童以竹qiāng纸旗戏为阵列…余因感之》韦庄
已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