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面目,大声说:“(朱全忠)出卖我来堵塞天下的指责,但拿鬼神怎么办!如此行事,还指望有后代吗!”
朱全忠废昭宣帝称皇后,又更名为朱晃,标志着自己又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他的名字“晃”不仅借指日光、照耀之意,而且还极具有讽刺意味,其“晃”用同“幌”,它使人很容易地联想起他以前的所作所为都是以“全忠”作为幌子。综上所述,用更改姓名来标志自身的政治属xìng已成为有唐一代的潜规则。上行下效,随着这种潜规则的泛化,当人们为了某种原因需要改变生活方式的时候,自然就想到了更改姓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在这种宏观历史背景下,鱼玄机yù进入新的生活方式,改名换姓则是她唯一的选择。
具体对于鱼玄机来讲,如果说,从“鱼玄机”、“鱼又玄(虞有贤)”、“韦庄《又玄集》”、字面义的相关xìng和韦庄诗《悔恨》:“几为妒来频敛黛”、《唐才子传》等所载“妒杀女婢”史料的关联xìng分析,可以说,她每一次更改姓名,都证明她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如:鱼幼微之名相对于从幼时至进入咸宜观前“恋李亿”的历史阶段;鱼玄机之名对应于她在咸宜观至破罐破摔“戕婢”的历史阶段。虞有贤(鱼又玄)之名则对应于从“戕婢”后至科举应试报名不利的“思想改造”期间;韦庄之名则对应于第一次参加科举落榜至任蜀相期间的“履道”阶段。那么,承接上述,下一步韦庄究竟yù改为什么名,才能与前例相承?据查,“和凝”(字“成绩”)之名可承之于前,较为符合前述诸名的发展趋向。也就是说韦庄在蜀功成身退后,又以“和凝”为姓名。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韦庄为什么要更名为“和凝”。
第一,韦庄改名为“和凝”的原因
其一,“和”符合于她的政治观念,如制止周宝武力迎驾,在蜀两次阻止战争(与当前主张的和谐社会相类似)。
其二,是她政治理想所在。《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孔传:“盐碱梅醋,羹碱醋以和之。”即作“和羹”担宰辅之职一直是她的理想。如其《宫词》曰:“锵金佩玉趋丹陛,总是和羹作砺才。”
其三,由于前边二条的原因,导致她在创作中喜欢用“和”字。如鱼玄机《和新及第悼亡诗二首》:“一枝月桂和烟秀”;《愁思》:“落叶纷纷暮雨和”。
韦庄《刘得仁墓》:“桂和秋露滴”;《叹落花》:“晓来和泪丧婵娟”;《登咸阳县楼望雨》:“细雨和风满渭川”;《贵公子》:“夕阳和树入帘栊”;《寄薛先辈》:“玉山和雨shè人清”;《同旧韵》:“野花和雨”;《喻东军》:“独把一樽和泪酒”;《残花(一作于邺诗)》:“和烟和露雪离披”;《樱桃树》:“和蜂和蝶带花移”;《云散》:“云散天边落照和”;《西塞山(在今湖北黄石之东)下作》:“露和香蒂摘黄柑”;《和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正是清和好时节”;《使院黄葵花》:“试与云和必解吹”;《奉和观察郎中春暮忆花言怀见寄四韵之什》:“春雨和风湿画屏”。
和凝《山花子》:“春思半和芳草嫩”;《小重山》:“风和百花香。”;《宫词》:“日和风暖御楼时”,“可使云和独得名”,“和风轻舞早莺吟”,“都是九重和暖地”,“和风无力袅金丝”,“风和难捉花中蝶”。
(《香奁集》)《马上见》:“和裙穿玉镫”;《懒卸头(一作生查子)》:“和烟坠金穗”;《偶见》:“见客入来和笑走”;《日高》:“落花和雨满中庭”等等。
其四,其名“和凝”,字“成绩”是对她在韦庄时代所做成绩的肯定和总结,当然,也是对此后自我发展的企及。
第二,在韦、和诗作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