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
马嘶烟岸柳yīn斜,东去关山路转赊。到处因循缘嗜酒,一生惆怅为判花。
危时只合身无著,白日那堪事有涯。正是灞陵春酬绿,仲宣何事独辞家。
其中“一生惆怅为判花”的意思就是,这一生所愁所想的就是为了在文书上签字划押的工作。最后一句,以“灞陵春酬绿”与“何事独辞家”相对应,说明在这春意盎然,踏青赏景的春天,独自辞别家人,即使不挑明是为“何事”,也知道不是忙于公务。据此意,其“身无著”与“事有涯”相对应,前者是忙于寻找栖身之处,而后者却述不能忍受这清闲之苦。充分体现了韦庄,在未及第的危难时期自顾无暇,无法施展抱负,忧国忧民。而中第当进士后,因为得不到重用,同样为无法施展抱负而惆怅和苦闷。在心劲上,未及第时,为了应试心里总铆着一股劲,努力不已。中第后虽说是松了一口气,心里反倒觉得有一种空虚的感觉。
其《与东吴生相遇(及第后出关作)》: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不但表现出闲适与自足的心情,也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美好期盼。
但是,期盼归期盼,愿望是愿望,实际则是实际。昭宗就位,丝毫也改变不了宦官专权的局面。韦庄诗《咸阳怀古》:
城边人倚夕阳楼,城上云凝万古愁。山色不知秦苑废,水声空傍汉宫流。
李斯不向仓中悟,徐福应无物外游。莫怪楚吟偏断骨,野烟踪迹似东周。
依然表达了对唐王朝的忧虑。
由于对时局中兴的期望值不高,韦庄又开始为“著身”而早做打算。在乾宁三年(896)春,先来到童年时居住过的下(今陕西渭南东南)《下感旧》
昔为童稚不知愁,竹马闲乘绕县游。曾为看花偷出郭,也因逃学暂登楼。
招他邑客来还醉,得先生去始休。今日故人何处问,夕阳衰草尽荒丘。
从诗中“衰草尽荒丘”的描述看,此地已不适宜回来居住。随后北上来到州(今陕西富县)。作《丙辰年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云:
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
雕yīn寒食足游人,金凤罗衣湿麝薰。肠断入城芳草路,淡红香白一群群。
开元坡下日初斜,拜扫归来走钿车。可惜数株红艳好,不知今夜落谁家。
马骄风疾玉鞭长,过去唯留一阵香。闲客不须烧破眼,好花皆属富家郎。
雨丝烟柳yù清明,金屋人闲暖凤笙。永日迢迢无一事,隔街闻筑气球声。
该诗充分描述了,虽历经多年战乱,州却处处呈现出一派和平的景象,犹如一个世外桃源。但是,大概是因为过于喧闹的缘故,州显然不能成为理想的卜居之地。不过在此处拜访了故友张员外,还算是有所收获。作《州留别张员外》:
江南相送君山下,塞北相逢朔漠中。三楚故人皆是梦,十年陈事只如风。
莫言身世他时异,且喜琴尊数日同。惆怅却愁明日别,马嘶山店雨。
看来这个张员外,是与她在江南相识,曾在塞北相见,今特来州拜访。辞别张员外后,又辗转来到了宜君县。据《神仙传》载,彭祖是黄帝的重孙,他的家乡就在宜君县偏桥乡彭村,在这里至今还保留着彭祖陵园遗迹。传说,彭祖活到七百六十七岁,还没有衰老的迹象。商朝君王派彩女询问彭祖有什么长寿秘诀,彭祖回答:“yù举行登天,上补仙宫,当用金丹。其次,养精神,服草yào,可以长生。”彩女又问他的身世,彭祖唉声叹气地说:“吾遗腹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