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无论从那方面来说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考中进士双喜临门,“娶回”美丽娇娘,韦庄在表面上表现的很兴奋。喜宴过后,进入洞房,就开始发愁了,她将如何给“媳fù”解释呢?既然进了这个门就是一家人,理当以实相告,韦庄遂将事情的前前后后,完完整整地告诉了她。好在这个新娘也是一个深明大义之人,完全理解韦庄此刻所处境地,也很支持韦庄的想法,表示要帮助韦庄实现抱负。韦庄这才松了一口气,自是不提。

    多年后,蜀女黄崇嘏遇到同类事件。前蜀宰相周庠重其才,yù以女妻子。黄崇嘏以贡诗自女身后,自知难以立身官场,罢职归隐,不知所终。以此反观韦庄的处事,不失明智之举。

    韦庄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回到婺州,举家迁回长安。遗憾的是挚友黄滔此次竟然却没有中第,不过,他还是为好友韦庄的及第而高兴,他送韦庄返婺时所作《送人明经及第东归》云:

    十问九通离义床,今时登第信非常。亦从南院看新榜,旋束春关归故乡。

    水到吴门方见海,树侵闽岭渐无霜。知君已塞平生愿,日与jiāo亲醉几场。

    一路急行,韦庄回到衢州,携家带口走到湖州时,同居的吴秀才要与韦庄分手了。韦庄《酬吴秀才川相送》云:

    一叶南浮去似飞,楚乡云水本无依。离心不忍闻春鸟,病眼何堪送落晖。

    掺袂客从花下散,棹舟人向镜中归。夫君别我应惆怅,十五年来识素衣。

    诗中“应惆怅”表明他们的分手是平静的,没有悲伤,没有忧愁,相反似乎有一点解脱的感觉。其中素衣(比喻清白的cāo守)是韦庄对自己与吴秀才同居十五年的总结。虽说他们并不是夫妻,但至少她对他还是忠诚的。韦庄此话的蕴意就是说“我也对得起你了”,这正说明他们之间不存在爱情。尽管,韦庄从对吴秀才信守“为尔著良称”诺言出发要吴秀才随她一同回长安。然而,吴秀才在这个问题上却考虑的很多。虽然在韦庄有难时,自己曾经帮助过她,但是,由于志趣的不同,在韦庄为从政而艰苦奋斗的过程中自己非但没有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相反还经常出现扯后腿的消极作法。所以,对于韦庄的成功,他并不感到喜庆,反而觉得有些失落。先前反对,此后又坐享其成,这使得吴秀才感到有“吃软饭”的蒙羞感。另外,回忆起这十来年的生活,在危险的时候韦庄总是为他和孩子着想,在第一时间内将他们迁徙到最安全的地方。尽管如此,吴秀才也免不了为韦庄担惊受怕。虽说现在韦庄中了进士,成了朝中小官,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但吴秀才对时局却并不看好,他认为伴君如伴虎,将来要出什么事,现在很难预料。很显然,他已然是经不起这担惊受怕的日子。而且,韦庄也不是他理想中小鸟依人式的女人,所以分手是迟早的事。

    与吴秀才江南十几年,韦庄并非没有成绩,其《与小女》、《忆小女银娘》、《勉儿子》表明她至少拥有了一女一男。那么,考中进士后韦庄就能实现她的抱负吗?请看下章分解。

    正文 第三十九章 忍辱负重忠心报国

    第三十九章忍辱负重忠心报国

    更新时间2008-8-2917:04:10字数:5033

    韦庄与吴秀才分手,回到长安后,就开始了她的仕途生涯。其《寄右省李起居》云:

    已向鸳行接雁行,便应双拜紫微郎。才闻阙下征书急,已觉回朝草诏忙。

    白马似怜朱绂贵,彩衣遥惹御炉香。多惭十载游梁客,未换青襟侍素王。

    据其诗的内容反映,韦庄被朝廷任命为“草诏”的校书郎,其中“多惭”和未“待素王”表明她并没有得到重用,自然就没有话语权,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为争取话语权而奋斗。

    其《出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