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安期(神仙)悔上楼”称其为“神仙”说明此人是一个修道之人。韦庄找他一定是求教养生之道,因为经过这多年坎坷她已经是“多愁多病身”,搞事业得有一个好身体,这是必须的。
其三,也是较重要的,其《东林寺再遇僧益大德》:“见师初事懿皇朝,三殿归来白马骄。”显示此僧曾侍奉懿宗,在朝中有一定的威望。他德高望重曾经“上讲每教倾国听,承恩偏得内官饶。”受到皇室的敬重。韦庄对老朋友就从不藏着掖着,“若向君门逢旧友,为传音信到云霄。”就是想让您给在朝廷里的关系捎个话,就说有一个名叫韦庄老友要考进士啦,请您高抬贵手。因为,在有唐一代宗教人士在朝中说话也是挺管用的。
其四,其《不出院楚公(自三衢到江西作)》:“诗客往来频。”和《南昌晚眺》:“怪得地多章句客”显示,她是想多接触一些文人墨客,进一步充实自己。
景福元年(892)秋,待这一切都准备就绪后,韦庄立即动身出发回长安。那么,此次科举考试韦庄能否中进士,请看下章分解。
正文 第三十七章 历坎坷冲刺逢黄滔
第三十七章历坎坷冲刺逢黄滔
更新时间2008-8-2917:00:35字数:3714
景福元年(892)秋,韦庄准备去长安应试了,她临行前照了照镜子,作《镊白》云:
白发太无情,朝朝镊又生。始因丝一缕,渐至雪千茎。
不避佳人笑,唯惭稚子惊。新年过半百,犹叹未休兵。
其诗叹道:“明年就要五十岁(893减去49恰好是844鱼玄机的生年)了,政局还这么乱。”实际上是在抒发因时局乱而无法实现抱负的抱怨。
她仍从衢州出发,经江西信州、鄱阳、九江到湖北境内,先到达黄石,作《西塞山下作》云:
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孤峰渐映湓城北,片月斜生梦泽南。
爨动晓烟烹紫蕨,露和香蒂摘黄柑。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
兵家必争的西塞山,是三国时的古战场。李白、韦应物、刘禹锡等都曾登临西塞山,留下了大量诗词名篇。韦庄在此流连忘返,依依不舍,要不是赶考,她真想在这里小住一段时间
第二站到了齐安郡(今黄冈县西北),作《齐安郡》云:
弥棹齐安郡,孤城百战残。傍村林有虎,带郭县无官。
暮角梅花怨,清江桂影寒。黍离缘底事,撩我起长叹。
诗中“黍离”之意本为《诗王风》中的篇名。《诗王风黍离序》云:“《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徨不忍去而作是也。”后遂用作感慨亡国之词。韦庄在此用作对齐安郡经战乱后“百战残”的感喟。
到了夏口(今武汉)时,开始想念远在婺州的弟弟,作《夏口行寄婺州诸弟》云:
回头烟树各天涯,婺女星边远寄家。尽眼楚波连梦泽,满衣春雪落江花。
双双得伴争如雁,一一归巢却羡鸦。谁道我随张博望,悠悠空外泛仙槎。
此后一路之上不敢再做停留,景福二年(893)正月,到了商南(今陕西商南县)境内,作《新正日商南道中作寄李明府》:
相看又见岁华新,依旧杨朱拭泪巾。踏雪偶因寻戴客,论文还比聚星人。
嵩山不改千年色,洛邑长生一路尘。今日与君同避世,却怜无事是家贫。
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达长安。经过多年准备,韦庄自认为,此次应试有十分把握,她写道:
却将憔悴入都门,自喜青霄足故人。万里有家留百越,十年无路到三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