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也能碰也这样的高人,不过苗公令人称赞的事迹倒是值得自己学习的。
接着她又从济源东来到了泌阳小住。泌阳的人文历史积淀深厚,历史遗存丰富。盘古山是盘古开天地之地;此处的北魏佛教石窟代表中华佛教文化发展的一个历史断面;著名的下河湾遗址是中华冶铁业发展的标志。韦庄在此作《河内别村业闲题》抒发了自己不能实现其“道”和“伤时”的郁闷情绪:
阮氏清风竹巷深,满溪松竹似山yīn。门当谷路多樵客,地带河声足水禽。
闲伴尔曹虽适意,静思吾道好沾襟。邻翁莫问伤时事,一曲高歌夕照沈。
她在泌阳逗留时听人说,长治(古称上党)“据太行山之巅,地形最高与天为党也”,因其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得上党可望得中原”之说。古代神农炎帝曾在此尝百草、驯牲畜、启农耕。《后羿shè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传说也发端于这里。天井关,壶关一带(山西长治)还是著名的长平之战发生地。那是在战国时期(262),秦国攻击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yù隔绝上党郡(山西长治)与韩国本土。韩国yù献上党之地向秦国求和,当时的郡守违抗命令死不投降,反而把上党郡十七个县献于赵国,秦国遂派兵攻赵国。赵国大将廉颇驻守长平,筑垒固守三年。公元260年,赵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不采用廉颇凭险固守的战略,急于求战。任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取而代之,率兵大举攻击秦国。秦国将领白起佯败引诱赵军追击,直至预定地点,用伏兵将赵军分割包围。秦王亲自临阵指挥,将全国15岁以上壮丁,全都调至长平参战。赵军被困46天,在饥饿乏食,在突围失败的情形下,赵括被shè而死,四十多万赵军全部投降,除240个年幼士兵回赵报信,其余全部被活埋。
天井关自秦赵长平之战后,战争不断。汉朝时,大将冯异统大军北克天井关,遂拔上党。本朝会昌年间,刘稹叛唐,朱全忠与李克用反复争夺泽、潞,大军所行无不经天井关,可谓谁占天井关,谁就有了控制权。
这一路,苗晋卿的事迹深深鼓舞和激励着她,长平之战的故事也使得她连连称奇。她还满怀希望地一边走一边寻访李亿下落,
根据上述所说长平之战,韦庄所选入晋路线,正是沿着当年秦国入晋之路而行。因为,当年秦将白起正是由泌阳入天井关再到“貂黄岭”出奇兵抄了赵军的后路,再辅以“壶关”之军的夹击,从而使得赵军大败。
韦庄由泌阳出发,登上太行山,直达山西境内的天井关,作《天井关(今山西晋城县南太行山顶)》云:
太行山上云深处,谁向云中筑女墙。短绠讵能垂玉,缭垣何用学金汤。
开岚翠为高垒,截断云霞作巨防。守吏不教飞鸟过,赤眉何路到吾乡。
韦庄历经坎坷难行的山路,一路再向北。大约在光启三年三月份路过太行山貂黄岭,作《题貂黄岭官军》云:
散骑萧萧下太行,远从吴会去陈仓。斜风细雨江亭上,尽日凭栏忆楚乡。
从诗中内容看出,她也的的确确是想家了。到了壶关,她经过多方打探,还是没有打听到李亿的下落。得到的回答,不是“不知道”,“不认识”,有的甚至懒得答理,干脆摇摇头了事。于是,她失望地下了壶关(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与河南省林州市、辉县市接壤),作《壶关道中作》云:
处处兵戈路不通,却从山北去江东。黄昏yù到壶关寨,匹马寒嘶野草中。
大约是在四月份,她路经林州、辉州之间,打算从内黄县出发经山东返回浙西。
来到内黄县的当天,韦庄来到了当地的驿站,安排好住宿后,就向驿站的领事打听有没有从润州来的人。
领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