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路,万一朝中裴氏宗亲怪罪下来,自己也不好对付。即使裴氏那边很容易就搞定,选择了鱼幼微,虽然她年轻漂亮,又有文化,整天厮混在一起,除了能保持好的心情,得到充分的养眼,浪漫的爱情,还能得到什么呢?再说,如果自己作为一个皇族贵姓,却娶了一个“贱人”阶层的人当二房。一旦再被李氏氏族知道,按照族规,不但会因此而丢官,还要被驱出族外,改做他姓,身同贱人。这样一来自己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又拿什么来养活她呢?如此仅凭爱情能有什么用呢?但是,要对鱼幼微当面提出分手,一来于心不忍,先前的山盟海誓又如何向她解释;二来鱼幼微与自己夫妻一场,将来怎么办。凭心而论一日夫妻百日恩,即是放心不下,也实在是张不开这个口。无奈之下,只好采取缓兵之计,让幼微暂时回长安。
幼微在李亿府中与裴氏发生了正面冲突后,才意识到庭筠不让她直接寻找李亿的原因是怕她吃亏,遂感到有愧于庭筠。她回到长安的第二年,即咸通八年(867)温庭筠被朝庭委任国子助教,十分忙碌,无暇与幼微进行联系。于是,幼微特地过来邀请李郢钓鱼。作《酬李郢夏日钓鱼回见示》云:
住处虽同巷,经年不一过。清词劝旧女,香桂折新柯。
道xìng欺冰雪,禅心笑绮罗。迹登霄汉上,无路接烟波。
其诗意即,我们虽同处一个里巷,一年中都难得有一次来往。用清丽的词语祝贺那个老女人香桂(与“国香”意同)折挂登科。她悟道的心xìng超过纯净的冰雪,她静寂的心境可怡笑富贵中人。她的足迹已登上朝廷,已经没有路连接隐居之江湖。这实际上是在提醒温庭筠能否照顾一下学生。对幼微的请求,为什么未曾见到庭筠有甚反馈,对此不再作探究。
幼微回到长安,对立面的消失,李亿家中的“战乱”自然平息。不过,家中逼迫他与幼微断绝关系的压力并没有减轻,并要他立即做出选择。通过一段时间的思索,权衡比较,李亿屈从了家中的意思。表示要与幼微断绝立系,长痛不如短痛,就从晋城回到长安寻找幼微,了断情缘。
当然,对于李亿的想法,幼微自然不知情。她还以为李亿旧情复燃,特意回长安探望于她。故作《左名场自泽州至京,使人传语》记之,其诗云:
闲居作赋几年愁,王屋山前是旧游。诗咏东西千嶂乱,马随南北一泉流。
曾陪雨夜同欢席,别后花时独上楼。忽喜扣门传语至,为怜邻巷小房幽。
相如琴罢朱弦断,双燕巢分白露秋。莫倦蓬门时一访,每春忙在曲江头。
诗中所涉“左名场”就是李亿,因为“左”通“作”,而“作”又有“始”意。如《诗鲁颂》云:“思马斯作。”毛传:“作,始也。”“名场”具体指当年进士题名的崇真观。合起来的意思是喻指自己和李亿的爱情始于崇真观题名,具体用以指代李亿的名字。此处不直指其名是为了顾及李亿的声誉,即温庭筠指他们的婚姻有违“以色当婚”。诗中所涉“泽州”在今山西晋城县东北。表明李亿从江陵调任处是晋城。他来京城寻找幼微,先差人前来报知通晓。
其诗意即,闲居在家创作几年忧愁,王屋山下是昔日游览的地方。做诗咏诵东边和西边的千山纷繁,骑马顺着南北方向的泉水游。曾经相陪共同欢乐在雨夜的晏席,离别后花开之季独自上楼(远望)。前边三句就是她在昭义府任职期间,与李亿在一起生活的真实写照。忽然欣喜听见敲门人说你传话到,是为了怜悯我住在邻巷的幽静小房中。你如相如琴罢红色弦儿断,我们如双燕分巢而住秋天愁。不要厌倦时不时光临寒舍,我每春都忙碌在曲江池边。
那么,李亿到底来不来幼微家呢?其《迎李近仁员外》作了肯定的回答,其诗曰:
今日喜时闻喜鹊,昨宵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