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敌人竭尽所能避免最佳武器之攻击。 [ 原注:福克兰战争即发生此种情形。阿根廷空军面对英军最昂贵之防空系统海镖(Sea Dart)飞弹时,仅损失8或10%之战机。阿根廷空军飞行员深知,只要贴海飞行即能使海镖飞弹无法发挥功效,而英军击落之战机大多为近距离武器所致。尽管如此,但「效果不彰」的防空飞弹却限制了阿根廷空军飞行员活动的空间,使得英军近距离武器得以发挥效果,并迫使阿国飞行员于近距离内施放zhà弹,部份命中之zhà弹还因距离太近致使飞行员过于仓促而未完成此等zhà弹的备zhà状态。 ]

    第二,以往在地面战斗时,如目标采取掩护措施,武器根本无法瞄准,从而xìng能无法发挥。当武器shè程增加,精确度亦大幅降低,区域火力或可打散敌集中兵力并压制敌火力,但对敌军的伤亡效果不大。

    第三,为求存活,部队间距逐渐加大。杜普易估计,从拿破仑时代到1973年以阿战争时,战场部队密度减少了200倍 [ 原注:Dupuy(1979),figure 2-4,p.28. ] 。硬体装备,尤其是战车,被击毁之比率超过了人员伤亡率,此种情形对海战极具参考价值。愈危险之武器愈易遭受攻击,但由于这些装备不会产生人员密集之情形,故伤亡率并不大。

    地面部队在战场上采群集但不均匀之方式分布。一排人员系小型之部队,战车系大型部队,海上军舰无论就火力、人力与价值而言,规模更大。采疏散部着的最小单位为一艘军舰。当舰队疏散系重要之防御手段时,小型军舰与火力分配系一项优势。目前许多有关军舰大小之争论,多落于小型军舰采疏散部署(敌人难以瞄准)与大型军舰兵力集中(击溃敌军)间何者为优。太平洋航母作战对这个问题提供了些许资料。当时系依据防卫力决定应采集中队形或疏散部署。今日,舰队如配属拥有强大防卫能力之大型军舰,指挥官将会集中兵力攻击敌军。如为小型军舰且防卫能力薄弱,则采疏散队形。无论那一种情形,指挥官皆须争取足够时间执行任务,但这并非意味到处游走,等待被击沉。如防御无法换取足够时间发动攻势,舰队则应迂回至他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军所参与之行动皆为传统xìng作战,而美军舰执行任务时皆在安全范围内,亦即在敌shè程之外,除非与能力相差甚远之敌军(如北韩、北越与伊拉克)作战。美海军从事这种无聊的任务已达卅年,此种情形可能对战斗产生自满心态,但战斗永远不是一方的事情。这种心态将影响美海军对防御、损害管制、造舰与存活力之态度。

    美海军现行来自海上之作战机动准则有矛盾之处。由于敌人武器精准,故其重点多置于规模不大且灵活度高之登陆部队,对于部署于敌外海,支援地面作战之舰船面临敌精确武器之威胁则着墨不多。

    吾人须谨记,存活力系争取时间进行攻击不可或缺之要素。批评人士谈论到水面舰的缺点时,忽略了这点。其中认识不深的人士认为,昂贵的军舰应能在作战中永远屹立不摇;见多识广之士则认为大型军舰不值得投注如此庞大经费,如未来有更好之装备能投shè更优势的兵力时,则渠等所言实属正确。

    如yù了解相关讨论,须了解舰队战术人与如何看待防御兵力。防御系统之集体行动类似一过滤器(并非一面墙或马其诺防线),可以吸引某些数量之飞机与飞弹。如计画顺利,每艘军舰皆可承受攻击,俾使战舰在干扰因素减少的情况下遂行攻势行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之防空武器击落若干来袭飞机,同时运用火网干扰与他飞机。现代之软、硬杀防御功能亦然,在某个时刻,防御一方会承受高密度攻击。如攻击密度高且协调周密,防空系统在某个时刻会达到防御饱和点,大部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