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佛;
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八菩萨:
观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
灵吉菩萨、大势至菩萨、日光菩萨、月光菩萨
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
十大弟子。又作释迦十圣、十弟子。即佛弟子中特别卓越之十人。随佛教化,示现声闻,随乐而各专一法门,皆具众德而各有专长,故称第一。关于此十大弟子,《维摩经》卷上〈弟子品〉、《灌顶经》卷八、《出三藏记集》卷十二均有记载。
摩诃迦叶尊者
祖师是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人。少欲知足,能堪苦行,故称‘头陀第一’。头陀是译音,意为清心寡欲,扫除世间尘垢烦恼,是佛教的苦行之一。祖师本娶跋陀罗迦卑梨耶为妻,二人皆不好五欲,志行清净,后皆皈依佛陀。大迦叶从佛出家后,受佛教化,发正智,八日即证入阿罗汉果。世尊示三乘解脱同一,分半座与迦叶。而灵山会上拈花微笑的故事,更为禅家脍炙人口之公案。佛将无上正法付嘱于师,亦将金缕僧伽梨衣付嘱于迦叶。令其转授当来弥勒佛。是以后来尊者隐于中印度摩揭陀国鸡足山中入定,待于来日之龙华会。佛涅盘后,大迦叶召集众阿罗汉到王舍城灵鹫山集合,集结三藏经典,由阿难尊者诵经、优波离尊者诵律、富楼那尊者诵论。对於佛法的流传,有极大的功劳。
优波离尊者
祖师出家前为宫中理发师,与诸王子一同随佛陀出家后,奉持戒律,无丝毫触犯,故称‘持律第一’。尊者的一生都跟随着释迦牟尼佛。在佛是太子的时候,他就来做佛的护卫;佛修道的时候,他又做佛的一个护法;佛成佛了,他做佛的弟子。他这一生,没有离开过佛。尊者,在过去无量诸佛的教中,他都是持戒第一;他在往昔就发愿严持戒律,要修行这戒法。现在释迦牟尼佛来到娑婆世界成佛,优波离尊者仍然同时来到这个世界上来,所以佛就教他在这个佛法里边专门来修行戒律。对佛所说的戒律丝毫都不犯,对于戒律上最精严,规行矩步,丝毫也不马虎,对于行住坐卧这四大威仪,都特别注意。堪称为戒律权威。佛问每一个弟子、每一个菩萨,各人所证得圆通的道理。优波离尊者从座位起来,顶礼佛足,对佛说:我曾经亲自随着世尊逾城出家,亲见世尊在雪山修行六年的种种勤苦,也亲见世尊降伏诸魔、制诸外道。从此之后,我深深地知道这个贪欲为诸漏的根本,狂心顿歇,就解脱了世间种种贪欲烦恼。世尊教我专门持戒律,乃至教我持守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一切的性业、遮业,都清净了。因为守戒守得清净,所以业也都清净。身心都非常清净、非常寂静,于是就证果成阿罗汉了。第一次结集经典时,由优波离诵出律,故为律藏传持之祖。
罗侯罗尊者
祖师是佛陀做太子时和妻子耶输陀罗所生,为佛陀亲子。佛陀为罗侯罗剃度后,拜舍利弗为戒师,舍利弗为他受沙弥十戒,成僧团中有沙弥之始,时年十五岁。祖师诵经十分勤奋,能诵读不懈,因未受具足戒,不可与比丘同宿,出房宿于厕。曾与舍利弗行乞,于途中受迫害,以慈心而能忍。由于严守制戒,修道精进,得阿罗汉果故称‘密行第一’。
舍利弗尊者
祖师早年遍习世间技艺,又能广解诸论,年十六已能摧伏其他议论,后因听到马胜比丘说因缘所生法的偈颂,即能了解诸法无我之理,于是皈依佛法。以智慧猛利,能解决诸疑,故称‘智慧第一’。由于祖师修持精深,又通晓外典,故归佛后屡能摧伏外道。
须菩提尊者
祖师是古印度拘撒罗国舍卫城人,从释迦牟尼佛出家,甚能通达空义,故称‘解空第一’。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所载,佛由仞利天下降阎浮地时,众人皆前去礼佛。当时祖师正坐着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