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接着是《系辞传》下篇: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翻译:八卦成列,卦象就包含其中了。又将八卦重叠,爻就包含在其中了。刚柔互相推演,变化就包含在其中了。系上辞而明示,行动就包含在其中了。吉凶悔吝,产生于行动。刚柔,是立卦的根本。变化而贯通,是趋时而动。吉凶,以秉承正道取胜。天地之道,以观看为正。日月之道,以光明为正。天下之动,以保持“一”为正。乾,以平易明确示人。坤,以简约明白示人。爻,仿效于此。象,即好像它。爻象在内变动,吉凶显现在外,功业成就于变化。圣人的情思体现于辞。天地大德性在于生化,圣人的宝物是权位。如何守住权位,是仁。如何聚合众人,是财。管理财物,匡正言辞,禁止民众为非作歹是义。

    备注:1c“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故万物可生于天地之间。天地之道在于让万物自然演化而不进行干预,圣人之道在于让人自然演化而不进行干预,所以《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2c“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一”即混沌,常人唯精明是任,其实这才是真愚蠢,即《老子》所说“虽智大迷”。只有圣人能“为天下浑其心”或“抱一为天下式”。那些活过许多年头的老人,也会语重心长告诉你“难得糊涂”。)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羲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c尧c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c尧c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翻译:古时候包牺氏称王于天下,仰首以观察天象,俯身以取法地形,观察鸟兽的花纹与大地所相宜,近取象于自身,远取象于万物,于是开始创制八卦,藉以通达神明的德性,以类比万物的情状。结绳索而制作网罗,用来猎兽捕鱼,原是取法《离》卦。包牺氏没落后,神农氏兴起,砍削木头做成了耜,弯曲木头制成了耒,用耒耜耕种的便利,以教化百姓,原是取法《益》卦。以中午作为集市的时间,招揽天下民众,聚集天下货物,相互交换而归,各得所需,原是取法《噬嗑》卦。神农氏没落后,黄帝c尧c舜氏兴起,通达前人变革,使百姓不怠倦,神奇造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