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颡頯;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就是此理。
另外,人的境界越高,对世界的理解越加透彻,处世之道也异于常人。比如有种人特别注重精神世界,他们混沌处事,视天地万物皆为一体,忘记了自己,也忘记了世界,更分不清现实与梦境,这种人叫“圣人”。也许你会想,世界之大,几千年来,也不过只出了几个圣人。
其实,人们只认识到普通人与圣人的差距之大,并未认识到普通人与圣人的差距之小,成圣之路甚为广阔,只是人们不得其法。《西游记》中水帘洞瀑布自古飞流,众猴皆以为不可过而弃之甚久,直至石猴率先而入,众猴才在带领下一起进入。人类不过也像这群猴子一般,成圣之路并非想象中遥远。如果你也茫然而不知所措,那么我能教你的,就是不要造作,活下去,和等待。
其实早有先例,也许你并不相信,上古时代便是人人皆圣的时代,人人皆圣,而圣不显圣,神不显灵,那时候的人们分不清现实与梦境,行不知所往,处不知所持,食不知所味。只是这个上古时代,要追溯到黄帝甚至更早的时期。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