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的工具。这种想用一个人的决断来使天下获利的事,不过是一刀切罢了。尧只知道贤人可以利天下,而不知贤人也会害天下。只有那不重用贤人的人,才知道这个道理。”/p>
西晋大家皇甫谧在《高士传》中记载: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而逃去,于是遁耕于中岳,颖水之阳,箕山之下/p>
巢父像/p>
。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也,洗耳于颖水滨。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谁能见之?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声,污吾犊口!”牵犊上流饮之。/p>
说白了就是帝尧请许由代他治理天下,许由不接受。帝尧又派人去请,让许由帮他治国,担任九州牧。然而,许由还是不干。许由听说后回答道,“匹夫结志,固如盘石,采山饮河,以求陶冶情操,非求禄位;纵情游闲,以求安然无惧,非贪天下”。许由的意思是说,我这个小老百姓的立下的志向如同盘山一样坚定。我的志向就是在山里采集食物,喝河里的水,这样来陶冶情操。不追求功名利禄。纵情游乐闲居,以便没有什么忧虑,不会贪图君主之位。/p>
不干也罢,这次许由居然认为帝尧和大臣的那些话污染了他的耳朵,跑出山洞,来到颖水河边清洗自己的耳朵。这就有点过了啊!/p>
许由到河边来洗耳朵,正碰见巢父牵着牛犊饮水。巢父问他干啥?他便将帝尧要自己当大王、当九州牧的苦诉说了一番。或许,他这样诉说是想得到巢父的同情,最好能宽慰他几句。哪料,巢父听了,不仅没有同情他,还不屑地说:“假如你一直住在深山高崖,谁能看见你?帝尧肯定也找不到你。你到处游荡,换取名声,现在却来洗耳朵,别故作清高了!”他数道过许由,牵了牛回头就走。许由纳闷,问他,怎么不让牛喝水了?巢父头也不回地说:“不饮了,我真怕你洗过耳朵的水脏了我这牛犊的嘴!”巢父以许由洗耳的水为秽浊,不愿让牛在其下游饮水。说完后,巢父牵着牛犊去上游饮水了。而饮犊上流也因此而成为成语典故。“饮犊上流”在《汉语成语大词典》中的解释是:谓蔑视爵禄名位,风操高洁。许由感觉自己够凡脱俗的了,可还是被巢父奚落了一番。/p>
话说这巢父也不是简单的人物。巢父是唐尧时的道家隐士。传说中的高士,道家前身。因筑巢而居,人称巢父。另说巢父隐居地在太行山南麓一带的辽城(河北涉县辽城乡)放牧,该乡至今还有污犊村、污犊脑等地名,与辽城乡接壤的山西黎城县境内有洗耳河村,这都与巢父“饮犊上流”的典故相印证。同属太行山区的行唐县境内有许由村。据考,这些地名都在千年以上。持此说法的人还认为,巢父出生在阳城(今山西洪洞),距离太行山一带较近,洪洞-黎城-涉县一线山脉地势相连,而山东聊城是平原地带,所以,相比之下“高岸深谷”的太行山区作为隐居地更为合理(巢父曾反问许由:“子若处高岸深谷,谁能见之?”)/p>
今河北邯郸市的涉县境内的“污犊村”据说就是许由在河边洗耳,巢父饮牛上流的典故生地。/p>
又有说法说巢父隐居聊城,以放牧了此一生。聊城古有巢陵,为巢父葬处,在今聊城市东昌府区许营村西北二里许。聊城县治曾移此。其墓旁传为当年巢父遗牧处,为聊城古八景之一,曰“巢父遗牧”。/p>
大禹时封有巢氏的后代建立有巢国(今安徽巢县一带),历经夏、商、周三代,世代皆为诸侯。春秋时期,楚国灭了巢国,巢国的公族后代遂以原国名命姓,称为巢姓。/p>
许由在不接受帝尧的好意后,就一直隐居在河南省登封市甄诚县的箕山。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自耕自食的生活。一日他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