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庄周曾说:尧治理天下万民,使海内政治清明,曾到汾水北岸的姑射之山,去参拜四位有道之名士,怅然若失,好像丢了天下。这四位有道名士分别是方回、善卷、披衣和许由。《淮南子?俶真训》载:“故许由、方回、善卷、披衣得达其道。”帝尧访贤,古籍中记载最多的推访许由的故事。/p>
许由,一作许繇,字武仲,一字道开,是上古时代一位高尚清节之士。乾隆《邱县志》载:许由故里在城北三十五里大省庄,村西有石碣,勒存寺中。旧志中并载有“暮云蓊郁许由里”诗句。这邱县在今天的河北省邯郸市。除此之外,还有说许由的故里在今天河北省石家庄市的行唐县。至今河北省行唐县有一村名叫许由村,据《行唐县志》记载:“为传说‘唐尧访贤’中的贤人许由的故里,因名”。而隔河相望的村庄叫颍南,许由村在颍水河北面,颍南在颍水河南面,颍南因此而得名。/p>
行唐县原名为南行唐县,历史悠久,因唐尧南行而得名,故得名南行唐县,现在行唐县被评为中国最古老的县之一,也是许由的故里。/p>
总之,许由应该就是现在的河北人。许由兄弟七人,皆为清高隐士。许由自幼农田躬耕,不营世利,讲道义,守规矩,邪膳不食,邪席不坐。帝尧南巡来到南行唐县后,得知许由是贤者,于是与之交谈。经过交谈,现许由确实是位贤才,于是就想把君主之位让给许由。一次出行中,帝尧在沛泽之中又遇见了许由,于是就对许由说,“太阳出来了,火把还不熄灭,在光照宇宙的太阳光下要它放光,不是多余的吗?大雨下过了,还去浇园,不是徒劳吗?作为天子,我很惭愧,占着帝位很不适宜,请允许我将天下嘱托于先生,天下必然太平。”许由回答说,“你治理天下,已经升平日久,既然天下已经治理好了,还要让我代替你去作一个现成的天子,我为了名吗?名,是实的从属物,我对那个虚名不感兴趣。鹪鹩即使在深林里筑巢,也不过占上一枝就够了;鼹鼠就是跑到黄河里去喝水,也不过喝满肚子就足了。你就回去吧!天子于我没有什么用处。厨子就是不做供品,祭祀也不会去代替烹调的。”/p>
帝尧听许由这么一说,于是又问许由“啮缺可以做天子吗?我想让王倪邀请他。”《庄子》记载许由是这样回答的,许由说:“不好啊!那对天下将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啮缺的为人,聪明机智,反应敏捷,天分过人,而你要因他这些人事上的长处让他接受实行天然之治的使命,那就错了。他明于禁止过失,却不知过失产生的原因。让他做天子吗?他就要崇尚智慧而抛弃天然;他就要以己意为标准去分别事物,就要像火烧火燎一样地去求知;就要埋头于事物之中,处处干涉事物,就要忙忙碌碌应接四方,想方设法满足事物的要求;就要千方百计去改变万物,弄得它们不能安宁。怎么能够让他做天子呢?虽然他的行为可以为一般人所效法,但他仅能做个诸侯国的君主,而不可以做天子。治理,是产生动乱的由头,是臣子的灾难,是君主的祸害。”许由对他的老师是了解得很透彻的,经过许由的劝阻,尧也就放弃了让位给啮缺想法。帝尧又请教了许由几个问题后,帝尧带着遗憾离开了。可是许由在帝尧离开后可是没闲着,许由怕帝尧再次找他,于是就赶紧跑了。刚跑没多远,恰巧他的老师啮缺。啮缺碰到他,问他要到哪里去?他说:“为逃避帝尧”。啮缺又问:“为什么呢?”许由说:“尧这个人啊,轰轰烈烈实行仁义,我怕他要被天下人耻笑,后世会有人吃人的事生。老百姓嘛,不难笼络他们。爱护他们,他们就和你亲近;给他们利益,他们就会为你所招来;表扬他们,他们就会勤奋。作他们厌恶的事,他们就要逃散。爱护百姓,使百姓得利是出于仁义,那真诚实行仁义的事,借仁义取利的多。这样仁义的行为,不仅不能真正实行,而且还会成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