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消息传出,“那乡间人最爱小便宜······,见有现成草纸,怎不动心?

    又且壁上花花绿绿,最惹人看。登一次新坑,就如看一次景致。

    莫讲别的,只那三间粪屋,粉得雪洞一般,比乡间人卧室还不同些。

    于是“老老幼幼,尽来鉴赏新坑”。穆太公“每日五更起床,给放草纸,连吃饭也没工夫。

    到夜里便将粪屋锁上,恐怕人家偷粪换钱”。

    因有粪,“一时种田的庄户,都来他家趸买,每担是价银一钱。

    更有挑柴c运米c担油来兑换的。太公以买粪坑之后,倒成个富足人家”,号“新坑穆家”。

    后来村中有人与穆家作对,另建一坑“抢生意”,于是酿成人命案。

    清代江南人民对人粪收集的重视,也给乾隆末年来华的外国人以深刻的印象。

    著名的马嘎尔尼使团的成员斯丹东爵士在其所撰的访华见闻录中写道:“中国人非常注意积肥。

    大批无力做其他劳动的老人c妇女和小孩,身后背一个筐,手里拿一个木耙,到街上c村子里c官道上和河岸两边,到处寻找可以做肥料的垃圾废物······。

    在中国农民家庭中,任何老弱残废的人都有用处,他们干不了别的劳动,但他们能积肥弄肥。

    除了家禽粪而外,中国人最重视人的尿粪······,中国人耙这种粪便积起来,里面搀进坚硬壤土做成块,在太阳下晒干。

    这种粪块可以作为商品卖给农民;同时,农民“在田地里或官道边安放一些大缸,埋在地里,供来往行人大小便。

    或在村庄附近或官道旁边搭一个厕所,里面安放粪缸。

    在缸里面随时把一些稻草放在上层,借以阻止蒸发消耗《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这段外国观察者的目击记录,证实酌元亭主人小说中所说并非子虚乌有。

    从上述故事和记录可以看到;历朝历代,至卑至贱的人畜粪便都受了到高度重视。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土地连续耕种将会导致肥力减退,古人早已从生产实践中认识到了这一点。

    宋末农书《种艺必用》说:“地久耕则耗。”

    陈旉《农书》说:“土敝则草木不长,气衰则生物不遂。

    凡田种年,其力已乏。”土地肥力减退,作物收成就要下降。

    清初人梁清远已注意到这一现象,说:“昔日人有记:嘉靖时,垦田一亩,收谷一石,万历间不能五斗。

    粪非不多,力非不勤,而所入不当昔之半······。

    乃今十年来,去万历时又不同矣,亩收二三耳,始信昔人言之果然也。”《雕丘杂录》。

    嘉庆时,松江人钦善听到“八十以上老农之言曰;‘往昔胠苗,亩三石粟;近日胠苗,亩三斗谷。

    泽革内犹是,昔厚今薄,地气使然’”《松问》。

    要制止土地肥力下降,就必须施肥,以保持和增进土地肥力。

    因此人粪的收集与加工,也达到空前未有的程度。

    在江南农村,早在宋代就已有收集人粪的记载。

    《陈旉农书》已说到建造粪屋c粪池收集人粪尿。

    王祯c袁黄也说元c明两代的江南农家“各家皆置坑厕,滥则出而窖之,家中不能立窖者,田首亦可置窖,拾乱砖砌之,藏粪于中”。

    中国古人非常重视收粪积肥,城镇人粪的收集又另是一回事。

    城镇人口密集,而人多则粪多,粪多则肥多,肥多则田沃,田沃则谷多。

    故徐光启说:“田附廓多肥饶,以粪多故。村落中民居稠密处亦然。”《农政全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