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正见他们去远,重新启程。
明明天山就在眼前,却足足走了两天。只是这一路上,不再是黄沙漫漫,而变作衰草连天,哀鸿遍野,萧杀c荒凉。
巍巍群山,傲然矗立,自东往西,绵绵横亘。一个个山头如银妆素裹的仙子,夕照里,似在参禅悟佛。
慕容正看天色已晚,便随便觅地休息了一晚。
次日晨起,见红日分外大,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句子,自思在大漠中怎地未看见如此胜景呢?边想边走,一抬头,猛见左右两山壁立千仞,夹峙着中间一峡谷。当下顺谷走入,左峰山腰上一飞瀑高挂而下,飞珠溅玉,腾腾白雾不断升起,隆隆之声不绝于耳。
瀑布在山脚处冲出一个深潭,碧绿如温玉。小潭的水,不见外流,却从未满起,大约潭下有暗流。受瀑布水的滋育,峡谷内苍松翠柏,郁郁苍苍,与谷外的遍地枯草相比,自是胜如仙境。
慕容正大喜过望,几个纵跃来到谷底潭边,但见谷内温暖如春。游目四顾,却大失所望。原来这是个绝谷,一目便可望到底。休说有路,便倾斜一点的崖壁亦找不到,除了一挂瀑布,三壁皆如刀劈斧剁一般,只有一些苍松不畏陡险,将虬根扎入山壁中,傲然而立。
慕容正失望之下,复自语道:“二妹决不会骗我,既然这谷内无人,定然在左近的峰顶上,那么只需上得峰去。”边想边抬头望去,忽地眼中一亮,原来瀑布右侧绝壁上生长的苍松极有规律,每隔两丈便有一棵,直至山顶,有如玉梯一般。但须有轻功者才能上去。
慕容正这一发现,心中宽慰,心想上拨两丈,虽只能勉力施为,要冒险一试。但只要能学得绝艺,便刀山火海,有甚可怕?主意打定,眉头也不皱一下,一个“旱地拔葱”,再转为“大鹏展翅”,“嗖”地跃了上去,堪堪落在上一棵松树上,只是身子一晃,差一点倒栽下来,急急拿桩站稳,调匀呼吸,再行上跃。如法炮制,未到山顶,已是汗透重衫。
慕容正跃上最顶上一棵树,凛冽寒风立即扑面吹来,眼前豁然开朗,目光所触一片洁白,乃是一片皑皑白雪。原来峰顶平坦异常,总有五六百丈方圆,左前方有三间石头房子。慕容正一见大喜,自思这必是那世外高人的居处。
正欲上前,猛听得右侧有人大声宣佛号道:“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要物。若知无物又无心,便是真如法身佛。”
慕容正大惊止步,循声望去,二十步远处,一胖大和尚,坐在石砖上,双手合十,光头黑须,缁衣麻鞋,身上的衣服落满雪花,一片雪白。慕容正刚才未注意到他。但他身下方圆一丈的地面,却无一朵雪花,露出青色的光滑岩石。内行人一看便知,自然是深厚内功逼得积雪融化。如此内功,实在是匪夷所思。要知山上奇冷无比,能够用内功融化积雪已是不易,何况又要身上的落雪不化,这份内功当真到了随心所欲c无所不至的境地。
慕容正急忙趋步上前,拱手为礼,恭敬地道:“敢问大师法号,是否便是志明禅师?”
胖大和尚双目一睁,神光电射,倏地自蒲团上立起,哈哈大笑道:“老衲正是智明,小娃儿果然俊朗绝伦,姿质超群。日前林女侠上峰来,道是有一叫慕容正的小施主,受陶西龙大哥指点,欲上峰讨教。我便在此静候,你果是来了。小施主如此良材美质,旷世难求,便没有义兄之托,老衲也当收下你,倾囊而授。”言罢抚须长笑,状极愉悦。
慕容正闻言大喜,双膝跪下,磕了三个头,叫道:“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智明和尚哈哈大笑,一手将慕容正扶起道:“徒儿免礼,请到石屋中说话。”
慕容正恭敬地道:“全听师父吩咐。”跟着智明和尚,向右首石屋走去,一边心道:“原来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