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却说,当年元始天尊将小农子等送回家乡。可没过十年,几个孩子竟找到鹤鸣山上,住了些日子后就再也不想走了。元始天尊一来确实打心底里喜爱他们,又想到,几个孩子无父无母,无家可归。若再任由他们四处流浪,也着实于心难安。于是,同两个兄弟商量后,便将他们收留了下来,认他们做了自己的徒弟。



    元始天尊给小福取了新名字,唤做伏羲。女娃则换了个同音的“娲”字。至于小农子,这小子医术通神,便称他为神农。



    三人跟着师父修行了数十年,成仙后大弟子伏羲不改勤奋好学的本质,在两位师长的研究基础上,独觅蹊径。设计出一幅阴阳五行八卦图。这幅图分阴阳,列八卦,类万物之情,生动直观地表明了天地循环变化与相生相克的原理,为道学又开辟了一块极其广阔的领域。因此,伏羲极得元始天尊与灵宝天尊赏识。自鹤鸣山成了道家圣地,二人便将一切事务全权交与伏羲掌管,从不加半点干涉。



    元始天尊的另两个徒弟女娲与神农,却对本门之事漠不关心。



    天地初分之时,重浊下降,轻清上腾。因有风云雷电伴随而生,重浊之物下降得不可能平坦均匀,于是地面上生成江河湖海c高山大川等各种形态。同样,上腾时升起的虽都是清细之物,但天上东一个窟窿c西一个洞 眼也着实留了不少。因女娲看着碍眼,便弄到老大一堆石头挑选琢磨,四处修补天上的l一u d一ng,一天到晚根本抓不着影。



    最小的徒弟神农,则醉心于尝草辨味,治病救人,整天对些树皮草根之类的东西爱不释手。元始天尊御徒甚宽,见他们无心道学也不勉强,毕竟干的都是正经事,遂任其自为。



    而这三个弟子中,神农对太上老君影响可谓至深至远。当年元始天尊挨了释家莫尼一脚后,太上老君束手无策。可在神农的医治下,没出俩月就能行动如常。这在太上老君的心里留下了极大的阴影。此后,神农的医术愈发精湛,听说哪里有的疑难杂症,不远万里也要跑去一探究竟。而且结果总是能妙手回春,药到病除。



    有时太上老君将一个暗地里钻研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问题弄清楚后,装做不经意的样子拿到神农面前,准备听听他的想法。可往往都被会告知,五岁时便已经得到妥善解决。



    太上老君既想与他共同探讨,可又总是放不下面子,羞于启齿。郁闷了好长一段时日后,突然发现烧铅炼汞,制造丹药等事挺对脾气。于是抛弃了先前学习医术,将些瓶瓶罐罐摆满堂屋。



    有时为了炼丹熬药,在火炉旁撅着屁股观察变化,一看就是一整天,竟到了痴迷忘我的程度。以至于两位师兄创编道学理论这么大的事,他都无心参与进来。



    可太上老君不肯以天尊自称,让外人看来总有些游离于道家之外的感觉。为了彻底解决太上老君身份的难题,元始天尊又经多日思索,终于又想出了个新办法。他决定将道家学说中,养心炼气c吐清纳浊等自身修行方式称为内丹。太上老君炼制的药丸子称为外丹,做为道家的另外一种修行方式。反正道学理论是自己家的东西,如何分类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灵宝天尊听说后,却顾虑道:“三弟炼制金丹时日已久,却始终全无建树。师兄将他强行归并于我教之内,只怕难以服众,有徇私情之嫌哪。”



    元始天尊笑道:“不然。三弟一直坚称,他的金丹可生死人c肉白骨,甚至让服用者免却种种的修行障碍,直接成就仙身,意义岂同凡响?这是其一。其二,这种丹药一旦炼成,不但是道家理论的重要完善,亦填补了道家学说在实用领域里的一项空白。将他归并于道家之列,又岂是完全出于私情?”灵宝天尊听罢,深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