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数百年后。整个大印度又将归于何处?
释莫尼双手捂住面颊,喃喃道:“我将如何窥破世间的纷乱?我将如何窥破这世间的纷乱”
不觉间,走到一棵毕钵罗树下,向着东方盘腿坐正,指天道:“我今不证到无上大觉,宁可让此身粉碎,终不起此座。”
三日三夜后,天将拂晓时。猛地里大彻大悟。忍不住仰天长笑道:“我明白了!”
这声“我明白了”,在整片树林间久久回荡。成熟的毕钵罗果实,冰雹般落到树下。释莫尼不顾头顶砸出的无数圆包,抖擞精神,走到尼连禅河里洗去满身积垢。
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往事如烟,不堪回首。即时进取,不为晚也。
从这天开始,他饿了拣几颗林间的果实,渴了饮几口尼连禅河的清水。除此之外,就是日夜不停的将不心中感悟刻在树皮之上。
六年后,一部超脱于神c仙c人c魔c鬼五族之外的佛学妙理,终于刻画完成。释莫尼这才背起两麻袋的树皮,走出密林,直奔波罗奈城而去。
却说当年三人分头逃遁,不到半年,古灯然就与弥大勒再次相遇。哥俩四处打探释莫尼行踪,终无所获。后来经过商议,决定先到波罗奈城扎稳脚跟。二人到了波罗奈城,便开始广泛联络印度境内的禅修人c苦行者c虔诚徒,以及因战乱流落到四处的释迦族后裔。
其时大印度境内流派极多,波罗奈城本属婆罗门教的势力范围。古灯然在别人的地盘上行事,处处小心,时时谨慎。直到一年前,这批人自觉时机已经成熟,便扯出大旗一面,正式组成帮会,取名释家帮。并推举古灯然做了首任帮主。
哪知婆罗门教早就在暗中紧盯古灯然的一举一动,此前苦于出师无名,所以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的势力慢慢发展壮大。待见他们明目张胆的开宗立派,便再无顾忌。乃遣来信使,声称择日要与古灯然一决高下,输者须自动撤离波罗奈城。
论起两家的实力,在波罗奈城一带,不分上下。非是如此,古灯然又怎敢大张旗鼓的建起释家帮。可要说起在整个大印度境内,释家帮的弟子人数尚不及婆罗门教的两成。倘若他们联络外部势力,前来刁难,释家帮解散的日子恐怕也就不远了。
看见决斗日期已至,恰赶上弥大勒出门未归。古灯然正愁眉不展时,忽见释莫尼出现在眼前,古灯然登时欣喜若狂,兄弟间来不及嘘寒问暖,古灯然便将释家帮所处困境向他一一讲明。紧握释莫尼双手道:“二弟的才能,向为我所不及,不知你有何良策,助我渡过此劫。”
释莫尼听罢,只是淡淡一笑,道:“大灯哥,你天性过于软弱。人家稍说几句硬话,便被吓成这样。既是如此,你且在帮中静候,我去去便回。”说完,起身便走。
古灯然忙追出门外问道:“二弟不要带随从么?”
释莫尼也不停步,只扬手道:“我去办事,要随从何用。“
且说婆罗门教发出决斗涵后,本以为释家帮迫于压力,自会知难而退。是以教中上下,个个高枕无忧,丝毫未将此事放在心上。却不料,到了定好的决斗日子,释家帮里却无任何消息传出。教中诸法老这才感到事态的严重。忙聚在一处紧急商讨应对之计。
忽见释莫尼闯进总堂之上,亮明自己的身份,无不骇然失色。万料不到,释家帮新来的二当家竟是这等胆大包天之人。
正不知如何应付时,却听释莫尼仰头高声念道:“一割肉饲鹰,二投身饿虎,三斫头谢天,si shé骨出髓,五挑身千灯,六挑眼布施,七剥皮书经,八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