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翠的群山层峦叠嶂,宛如海上起伏的波涛,汹涌澎湃,雄伟壮丽,蜿蜒的石径细碎的铺在山间,蔓延向群山深处。
某条石径上,少年散步般的走着,脸上挂着浅浅的笑意,肩上挎着一个小包袱,正是离开老树村大半年时间的谭青。
这半年他走过了一个个不同的城镇,见识了各种各样的景色与人,或许是因为当初面摊子老板的一席话,又或许时间真能让人放下一切,那些迷茫和悲伤被他深深埋在心底,心情渐渐好了起来。
来时腰包里的银钱早已用尽,一路全靠干些活赚的零碎银子才走到了这里,当他沿着石径绕过群山,那座仙雾缭绕的巍峨大山映入眼帘时,他近乎癫狂的笑了起来:“我找到啦,爹,娘,我找到啦!!”
他甚至不愿眨眼,他害怕那是自己的幻觉,他怕在自己眼睛开阖间一切成空。
直至许久,谭青的心情平复,一步步朝着大山前行。
巍峨大山隐于群山之间,看似临近,实则极远,这段路,谭青足足走了三日之久。
三日后,当他靠近山脚,看到的是令他诧异的一幕,原以为仙山脚下应是渺无人烟,此刻所见却截然相反。
远眺之下,林立的房屋依山坐落,似是一个镇子,还未走近,便已闻阵阵喧嚣随风传来,简直比他之前走过的任何一处城镇都要吵闹。
谭青加快了脚步,又是三日路程,直至日落之时方至近前,这才震惊的发现,除了没有高高的城墙,这哪是一个镇子,比一座城池的规模都不知大了多少。
举目望去,眼中所见尽是一派繁荣,街道两侧店肆林立,飞檐突兀横出,旗帜高悬,行人络绎,车马粼粼,夕阳余晖洒在那红墙绿瓦之间,仿若蒙上一层金色薄纱。
谭青何曾见过如此美景,不禁走神,在他走神之际,不觉一名白发老妇人来到身旁,老妇笑问道:“小伙子,你是外乡来的吧?“
谭青回过神来,点了点头,抱拳道:“老人家,不知这是什么地方?“
老妇抬起枯瘦的手指着前方大山说道:“这山啊,叫做天山,山下这镇子,叫做登仙镇,小伙子你是来寻那天山仙宗的吧?”
谭青一怔,忙问道:“老人家也知晓那仙家宗门?”
见他如此神情,老妇脸上立刻皱如沟壑,愁眉不展,叹道:“小伙子,我劝你啊,另寻路子吧,老婆子我在这儿住了六十多个年头,每年都有数之不尽外乡人来这镇子,为啥?就是为了成为仙家宗门的弟子!可真正登上天山的,怕是万分之一都嫌多!”
“六十多年来,这没下山的,不是成功了,就是死在了路上,小伙子,看你这么年轻,可别像我那不成器的儿子”老妇说到这里,摇了摇头,叹息中走开了。
谭青遥遥望向隐于雾间的天山,眼神中不但毫无退意,反而更加坚定,这条路若是真那么容易,他又何须跋涉千山万水而来?
夜幕降下,星月高悬。
谭青在登仙镇找了家偏僻廉价的客栈住下,晚间用餐时又向店小二打听了不少天山仙宗的事,这才了解到,天山上的仙宗名为道灵宗,并非如传说中的仙宗那般遗世独立,反而会在每年年初之时下山招收弟子。
说来也巧,这几日,便是今年招收新弟子的时间,每日都有无数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登仙镇,欲要凭此一夜登仙。
月光洒进窗户,把屋内笼罩成一片银色,谭青躺在坚硬的板床上望着天花板发傻,心情格外的好,这趟千里之行没有让他失望,前方的路也终于清晰。
他不知道这条路到底该不该走,但至少他一定要踏上去看一看,如此才能无愧于心。
第二日清晨,朝阳刚爬出小半,谭青便上街打听了道灵宗招收弟子之处,匆忙赶去,不久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