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为鲜酒楼是一个不会给人留下太多印象的酒楼,跟贵港一样渺小的可怜。
酒楼门面的装修就像山西的难民一样,让人看了心有余悸;
里面的装修稍微好一点点,像湖南的难民。
整个酒楼只有一个可容纳三百来人的大厅,可对外却鼓吹说可容纳上千人,像春运挤火车那样挤倒是可以,但是吃饭就不行了,除非一个叠着一个。
酒楼二楼和三楼都是空调包房,当然这是海潮的说法,酒楼的说法是高级豪华包房。
不知情的人会信以为真,但是来过一次的人都知道所谓的高级豪华是相对下面的大厅而言的。
比如说下面大厅用的筷子是竹的,上面的包房用的则是塑料的。
酒楼的大门两边还别具一格刻上了一幅对联,还恬不知耻镀了金。
左联为“民以食为天”,右联为“食以此为鲜”,横联就是酒楼的破招牌“食为鲜”。
纵观整栋大楼,海潮最为满意的就只有这幅对联,所以这栋大楼的价值可想而知。
海潮也不知道自己当初为什么选择了这里,而且一呆就是两年,死也不愿离开,以自己的能力窝居在这里,简直是大“柴”小用,不异于拿屠龙刀去杀鸡。
认识海潮的人也都这样认为。
韩金娇也估计是在得知海潮要回贵港发展后才背弃当初“这辈子只陪你一个人睡,下辈子也只给你一个人搞”的誓言另陪他人睡让海潮自己睡的。
现在想想,海潮觉得自己做人真够失败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事情都已经发生,结局也已成定局,再怎么后悔惋惜都已是枉然了,认命吧。
酒楼每天都会召开例会,楼面部领班级别以上的都要参加,厨房部除了一些学徒和抓刀杀鸡杀鸭的外也必须参加。
例会基本上每天都由莫经理主持,针对当天的订房情况和可能发生的潜在的意外情况以及其他的问题等等进行预防和战略部署,并对前一天的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纠正,以便日后完善。
这么说起来长篇大论,很有专业水准,但是实际上说起来只有两三句话,所以通常情况下每天的例会不会超过三分钟,如果超过那就说明有人问题严重了。
宋经理和李经理虽然每天也参加例会,但是通常情况下他们一般不发言,只是在那里喝茶抽烟,他们唯一发言的时候就是有谁在下面开小差窃窃私语或者打瞌睡什么的,他们就敲着桌子警告,通常情况下也不会超过三个字。
由此可见莫经理的含金量是三个经理中最高的了。
但是这只是外表,其实并不然。
总经理是一个中年妇女,看样子离更年期不远了,可是依然每天打扮得跟妖怪似的。
因为她每天必须得靠化妆掩饰好自己的脸才敢出来见人。
副总经理则是个瓦杰帕伊类的人物,肚子鼓的跟怀胎十月的大象就要分娩似的。
每天的例会通常他们也会来参加,而且无论多早多晚,他们都会一同出现,从无例外过,哪怕刮风下雨下屠龙刀。
因为他们是夫妻。
开会的时候他们也很少插嘴,因为他们通常只听两分钟就匆匆离开了,有时候甚至只推开门看一眼就走。
而他们对部下的要求是除了请假或者休息,否则每天必须无条件到场。
他们之所以每天匆匆离开,是因为他们还在四楼五楼上面开了一家投资公司,至于投资什么,海潮到今时今日还搞不懂。
在海潮看来食为鲜酒楼的管理明暗都是个家族式的管理。
比如说,保安部的部长是总经理的弟弟,会计部部长是她的妹妹,采购部部长是她的叔叔,厨房部部长是她的表哥,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