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日子里,所有人都提心吊胆地过着生活,尤其是南京城的百姓们,秦淮河畔江南重地,前前后后经历了十朝古都,可以说是兵家必争之地。谁都不知道下一秒是哪个军阀打来、你的长官又变成了谁……

    天下脚下的百姓,看惯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多少王侯显贵,得意时忘形,失意时落魄;王朝更迭,百姓不变,就连随便一个扫大街的老头,亦或是流浪汉,都带着帝都人的遗风,他们头抬得高高的,不盛气凌人,也不妄自菲薄,他们不膜拜任何长官,他们深知:

    万千实事原为空,

    出将入相锁深宫。

    古来圣贤今谁在,

    荒冢一堆埋英雄。

    十年前,从南方来的那支军队轰轰烈烈开进南京城的时候,首先到的便是宁蒲县。宁蒲县背靠紫金山,面朝长江水,土地肥沃,商业繁荣,那军长一见这样的繁华圣地,人杰地灵,于是决定留下来休整过夜,浩浩荡荡的大兵们在宁蒲县住了下来。

    那个时候,秦淮大剧院还是全县的中心,最繁华的所在。刚好当天夜里,是大剧院最盛大的一场演出。全县的父老乡亲们把大剧院坐得满满的,实在没位子的看客们,也聚集在后院、前台,堵在大剧院的门口,把大剧院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当晚,饭馆不营业,宾馆客栈也全都歇了,老板们齐刷刷地聚集在秦淮大剧院看戏。

    打头阵的大兵们找不到吃的,也找不到好的客栈,他们看到大剧院热热闹闹的阵势,赶紧回去报告了他们最大的长官,据说是一位师长。

    后来,浩浩荡荡的大兵们,就和老百姓一起挤着看,据说当年所有在现场的人都被当时的阵势惊呆了,就连历朝历代的皇帝登基、大赦天下甚至饥荒年代的开仓放粮,都没有出现这么繁盛的局面。

    京戏的魅力果然无可抵挡。要说秦淮大剧院的所有人,加上学徒统共有那么三十多位,当天晚上悉数登场,就连三十多年不登台的老班主,都忍不住扮上重新亮相。锣鼓喧天,唱腔温婉。一曲唱完,鼓掌声、叫好声震耳欲聋,据说当天晚上长江对岸的渔民们都听到了喝彩。

    他们三十多位演员演了一场又一场,非但没有任何人散去,观众们反而更多了。尤其是剧院的招牌花旦艺名叫如意的女演员,只要一出场,热烈的掌声就如雷动,经久不息。在老百姓兴高采烈的喝彩声中,他们演了一出又一出,完全没法谢幕。

    大剧院的表演于是就从晚上七点一直演到半夜十二点,老班主上台一个劲儿鞠躬致谢,说今晚就到这儿啦,再这么唱下去,演员们的嗓子就受不住啦。还是在老班主的一再谢幕下,大家才笑着闹着谈论着,离开了大戏院。

    可是这一帮大兵们都没有走,他们看上了大戏院这风水宝地,齐刷刷地睡在了后院。

    第二天,宁蒲县城又重新恢复了以往的繁盛,然而清早去大戏院喝茶的人们却被拒之门外了,他们被告知:大戏院关门歇业一天。气得喝不上茶、看不到如意的几个顾客跺脚骂娘,然而没有办法,一万人荷枪实弹的大兵们还虎踞在大戏院,说歇业就歇业,任是谁也不敢说出个不字。

    老百姓们只盼望着大兵们赶紧赶路,离开宁蒲县,让全县重新恢复个悠然闲适。又过了两天,大剧院像与世隔绝了一般,悄无声息地,。

    大部队终于开拔,浩浩荡荡地走了。老百姓们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地给他们送行,实际上心里却恨得要死:恨不得他们赶紧走得越远越好。

    兴奋的百姓们跑回大剧院,却看见一把铁锁把大剧院结结实实地锁上了。众人推测着也许是老班主们带着徒弟们外出游玩了?还是给徒弟们放了大假回家省亲了?亦或是就是任性一把锁上大门歇业几天?具体的细节无人能知,大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