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牺牲了近二十人,打死了九个鬼子,这样也算是重大的胜利吗?”听完了申济华的讲述,叶子预却并没有觉得激动或是振奋,反而觉得心里格外难受。让战士拿着弹弓上战场,已经够匪夷所思的了,但弹弓好歹还算是远程武器,让战士拿着树枝,向荷枪实弹的敌人发起冲锋,这未免也太残酷了吧。

    申济华的脸色一阵发白,脸上的笑容马上消失了。叶子预的话,虽然幼稚,但对于那些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却是最常见的一格疑问。申济华想了想,说道:“子预啊,你知道日军的常规编制是什么样的吗?日本人的一个分队,通常配备有一挺轻机枪,四把手枪,八到十二支步枪,还有军刀、手雷等武器若干,有时候还会有一门掷弹筒,当时赵队长他们遇到的这支日军分队,更是有两挺轻机枪和十支步枪。而赵队长这边呢,只有十支步枪,还有差不多一半是用了几十年的汉阳造老枪。面对这样的火力对比,能够幸存下来就已经很不错了,居然还能够取得这样压倒性的胜利,已经很了不起了。况且,这场胜利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它的意义之重大,根本是你都难以想象的!”

    叶子预一脸的茫然,显然是无法明白,这样的一场胜利,到底能够有多大的意义?

    申济华想了想,笑道:“子预,你不是想知道,‘二道贩兵工厂’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我现在就从头来跟你讲一讲,咱们兵工厂的前世今生。”

    这个故事,原本应该从日军大扫荡之前说起,那时候山区的八路军根据地里,可是有一支两千人的正规军,还有一座正儿八经,能够造枪造炮的芒山兵工厂,在同时给周边的好几股抗日武装提供武器。日军一直将芒山兵工厂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芒山兵工厂有一个严重的缺点,那就是位置太显眼,不够隐蔽。日军很快探明了兵工厂的位置,从附近的三个县城,调集了大军,进山扫荡,其主要目标不是八路军,而是芒山兵工厂。

    好在,根据地提前地获悉了这一情报——对了,这个情报能够及时送达根据地,还有你母亲的一份功劳。

    根据地派出主力部队,掩护芒山兵工厂立刻进行转移,而杨团长则率领另一支部队殿后。经过了一场极其惨烈的战斗,负责殿后的战士大部分都牺牲,剩下的战士也都被打散了,杨团长和主力部队失去了联络,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联系上。不过,看到鬼子到现在,还在不断派小股部队,进山侦察、搜剿,基本上可以判断出,敌人没有找到重建后的兵工厂,芒山兵工厂还在。

    就像前面提到过的那样,杨团长召集被打散的战士们,又吸收了附近几支零散的抗日武装,建立起了现在的这支游击队,当时人数有一百多人,但是只有十几条枪。杨团长派出赵大刚去寻找主力部队遗留的武器,并让他带走了十条枪,这可是当时游击队几乎全部的装备啊。如果赵大刚后来打输了,这十条枪全没了,那么游击队面对敌人的搜剿,将是全无还手之力,这是这场胜利的第一个重要意义。

    赵大刚不仅保住了这十条枪,还从敌人手里缴获了三支步枪,还有一挺轻机枪,这可是游击队的第一挺机枪。当然,还有两辆报废的山地摩托车,残余的敌人逃走的时候,急匆匆地用手雷把两辆摩托给炸毁了。

    摩托车没法儿用了,但是赵大刚又舍不得把这么好的东西就这么丢在山里,还是一个年轻最小的队员提议,说可以用摩托的车胎扎成弹弓,用来打鬼子。赵大刚虽然觉得这个提议不怎么靠谱,但还是让战士们把摩托上的轮胎全都卸了下来,藏在了附近,准备返程的时候带回去。

    赵大刚这一行,没有找到主力部队留下来的武器,却找到芒山兵工厂里遗弃的一台锻压机,赵大刚也不管这玩意儿有用没用,就让战士们给抬了回去。

    找不到新的武器,大家没有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