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肩上千斤担
胡某的在许浮生的印象当中,永远是一副木讷,低矮,以及皮肤黝黑的状态。
以前许浮生不明白,现在却知道了,为什么胡某每一次走路的时候,都习惯弓着腰c弯着背,呈现出一种背负的姿态,慢慢向前行。
其实是生活的重担,将他的腰给压弯了,想走,却又走不快!
“你们都不知道,其实胡某,是真的不容易,比我还不容易。”,不知道什么时候,老章已经来到了众人的身边,搓着自己的双手,有些拘束。
陈俊掏出一包烟,精白沙,不算便宜,看样子为了请曾健和自己一起来,下了本钱。
“说说看吧,胡某那个小子,怎么会用竹篓背着那么一大袋沙?”,陈俊将烟分给众人,然后自己点燃一根,喘了一口粗气。
那一竹篓沙子,少说也有三十斤,足够将一位少年的肩膀压弯。
许浮生也抽烟,这一回许平常小丫头的身影,没有出现在他的脑海里面。
许浮生从来不相信那些所谓的心灵鸡汤,说什么少年郎的肩头,应该扛着自己的理想。许浮生是一个野生汉子,一生都只习惯喝江湖里面沉浮了的黄连汤,永远只相信,每个人的肩膀上面,其实都挑着沉甸甸的生活。
“陈俊,你知道为什么胡某,不允许别人叫他的名字吗?”,曾健没有正面回答陈俊的问题,吐了一口烟圈,转身问道。
陈俊摇了摇头,他只知道胡某这个名字听起来实在怪异,却不知道里面到底隐藏着怎样的辛酸苦辣。
曾健知道胡某的情况,所以理解胡某的不容易,所以那一天才会在盛怒之下,同陈俊大打出手。
胡某的本名叫什么,或许只有胡某的亲生父母才知道。
但是胡某不承认,不承认自己有一对父母,他觉得自己像黑白屏幕里面的猴子一样,是从石头缝里面蹦出来的。
胡某的亲生父母,其实早在洪水溃堤之前,就已经逃走了。
那时候的团州小镇一片欣欣向荣,计划生育工作小组驻扎在村里,弄得鸡飞狗跳,胡某的家已经被端了好几回。
为了保住还在腹中孕育的小èi èi,胡某的父母在漆黑如墨的夜色当中怆惶出逃,乘一叶扁舟渡过被大堤围困的江水,逃往了偏远的苗族村寨,然后在那里开荒c种蚕c养桑,最后定居。
那时候的团州小镇,道路敝塞,没通车也没有通电,更没有见过泊油路,没有电灯,夜晚的松明子以及煤油灯,熏黑了每一个人的脸。
因为村小学的屋顶摇摇欲坠的关系,在雨水淋垮校舍之前,村名们决定从10公里外的集市背回水泥。
校长组织学生上山背沙,每个学生摊派2000斤沙,用背箩。
别人家有父母可以帮忙,瘦小的胡某没有。
胡某的家里面,只剩下老婆婆,一个刚刚上小学的弟弟,和他自己。
那时候,胡某的弟弟九岁,也是学生,也需要背2000沙。
上山下山一共两公里山路,上学路上背,中午吃饭背,一次背上30斤。
没过几天,弟弟晚上开始趴着睡觉,只说是腰疼,衣衫被胡某一把掀开,肩胛上已经被压出了淤血。
那时候的胡某十四岁,在同一所学校里面念初中。他心疼弟弟,揽下了弟弟的份额。
没人奖励他,更没有人夸他,山野的贫瘠男人应当早立,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人们早就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