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7)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成一道人字状夹缝。坡下两丈处,有一棵古松斜生在夹缝中,豺嗥声便发自松下。尚简伏下身来,伸颈仔细一看,见一只幼豺夹在松树与石缝间,情势十分危急。

    石坡陡峭异常,徒手绝难下攀。所幸山间藤萝遍布,四海就近割了两根藤条,一头拴住尚简的腰,另一头捆在树根上。他双手握着藤条,缓缓将尚简放了下去。

    尚简下到豺狗被困处,发现这正是前些天与他玩耍的那条幼豺。他伸手抚了抚幼豺脑袋,缓缓将它从夹缝内抱起,在四海的帮助下,成功攀上坡顶。

    见幼豺得救,豺群发出阵阵欢嚣声,似在庆祝营救成功,又似对二人表示感激。嚣了好一会儿,豺群才离开石坡,转向西边的树林。那幼豺一条后腿受了伤,一瘸一拐地走在最后,它一边走,一边不时回头望望尚简,直至消失在莽莽丛林中。

    这事过去未几日,一天早晨,殷氏发现篱门外躺着一只黄羊,羊的头颈部血迹斑斑,显已死去多时。看样子,这黄羊应为食肉兽类所猎杀。只是那野兽为何猎而不食?殷氏百思不得其解。

    她喊来四海与尚简,二人见了,也颇觉诧异。

    “或许是黄羊被野兽咬伤后,又挣脱了,跑到这里时,因伤势过重而倒毙。”四海略一思索道。

    殷氏觉得有理,便打开篱门,命二人将黄羊抬进院子,动手剥皮切肉。

    谁知更怪的事还在后头——黄羊尚未晾晒,第二天早晨,一头香獐又死在院门外。

    殷氏以为此事不祥,或隐藏着某种祸端。四海亦有同感。

    唯有尚简不以为然,他道:“娘,哥哥,依我看来,羊和獐子既然死在此处,必是天赐之食,我们若不取,反辜负了老天的一番美意。”说罢,不管三七二十一,便将獐子拖了进来。

    前不久,他们还在为生计发愁,如今有鱼c有猪c有羊,又有獐,再加上板栗和橡栗,也算是个丰收年了。殷氏心中欢喜,不祥感顿消,倒感念起上苍的好生之德来。

    这日,四海察看地垄,见麦芽出土了。葱绿的麦苗一天比一天高,渐渐从覆盖地垄的荆刺中冒出来。他们掀开荆刺,又害怕野物来糟塌麦子,便不分白天黑夜地隔着院篱看守。守了两天两夜,也未见野物来此。

    第三夜五更时分,四海披着棉衣,正在篱墙内打盹,耳畔隐约传来窸窣声。此时月亮尚未落下,借着月光,四海看见三条豺狗,正拖着什么东西往这边来。他隔着木篱,悄悄地盯着豺狗看。待到近前,四海方看清,原来它们拖着的是一头小野猪。

    四海一下子明白了,前次院外的黄羊c香獐皆是豺狗送来的!瞬间,他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些懵懂兽类,竟知恩图报,且报答时不事张扬,倒强似有些人,做了一点善事便惟恐别人不知道。

    豺狗将野猪拖至柴门外,转身正欲离去,四海站起身来,轻声说道:“院外的朋友,感谢你们的馈赠。只是送来的东西太多,我们吃不完。还是请带回去吧!”

    三条豺狗一齐转身仰首,六只眼望着四海,似问所言何意。四海缓缓打开柴门,拉起野猪的一条后腿,将它拖近豺狗身边,随后回到院内,关上柴门。豺狗会意,拖起野猪离开了。

    又过了几日,四海发现门外放着几株怪草。这草翠绿色的叶子,浅绿色的茎。其叶片形似茶叶,却比茶叶稍窄,摸起来有皮质感,支楞楞地立在茎上。茎有一拃多长,筷子粗细,茎节分明,中间的节长,两端的节短。

    四海知道,这怪草必是豺狗送来的,既如此,定是可吃的。他摘下一片叶子,放进嘴里嚼了嚼,觉得没味道,便吐在地上,又折下一节茎来嚼。草茎口感粘粘的,有一股不易觉察的微甜,嚼了几下就完全化了,唇齿间留着草香味,令人神清气爽。

    四海将这怪草拿给母亲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