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手此事呢。”

    告假不成,反增了一事!四海虽然失望,却也没有显在脸上,当下便领了命。倒是知县心中不忍,将办文事项交待完后,又道:“你告的假,我照准不误,你明日一早便可离衙。只是这两日内,你应就呈文如何写作,先在心中打个腹稿,后日酉时回来值夜,将呈文初稿赶出来。”

    这休假听起来,觉得像赶场,但知县总算善解人意,满足了他约会心上人的愿望。

    第二日刚用过早饭,四海便来到准岳父白敬诚家。

    敬诚中年得嗣,除了女儿慧中,还育有一子,名唤尚简,虚龄十二岁。子女幼年时,即以文字诗书教之,不求光宗耀祖,显赫门楣,唯愿子女知书达礼,耕读传家。白家虽富裕,却不呼奴使婢,只雇了两名家丁,家务活儿大多是自家人做。

    慧中于闺房内闻得四海到来,忙梳洗打扮一番,描了眉,施了粉,涂了唇红,换了衣装。待父亲在外间呼唤,她便出了闺房,来到四海面前。往次与四海相见,慧中皆是素面朝天,不施粉黛,今日略一妆扮,端的是光彩四射,妩媚动人,胜若天女下凡。有《卜算子》可表:

    目漾春水潮,唇比红杏娇。此媛只应天上有,人间几回瞧?玉姝郎前立,秀色偷眼瞄。四目相逢情郎羞,她自低头笑。

    白老爷借故离开,屋内只剩四海与慧中两人。四海从未独处过妙龄女子,虽已与慧中定亲,却还没有熟络,不免有些局促。四海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话题,慧中也低头不语,只顾摆弄袖口上的花饰。

    还是四海先开的口:“xiǎ一 jiě昨晚睡得可好?”

    慧中抬头道:“回禀大人,小女子睡得很好。”说完不禁掩嘴一笑,又道,“我们用不着这么客套,从今往后,你称我慧中,我叫你四海,可好?”

    好一个慧中,果然是秀外慧中,一句话便移走了一座山。开了个好头,四海的话渐渐多起来,谈到家乡的风土人情,聊了在县学上学c县衙当差的一些趣闻,慧中听得兴味盎然。四海的家乡虽在本县,却与县治相距一百五十里,位于群山环抱的西部边陲。说到山,四海说这县城里几乎没有山,远离了山就是远离了母亲,平添几缕乡愁。闻此,慧中站起身来,牵着四海的手往外走。拉着仙女的纤手,四海不禁心花怒放,顿觉身子临空飘了起来。出了院子,转向西,又进入一条弯弯曲曲的林荫小道,道旁全是香樟树,一棵紧挨着一棵。这个方向四海倒是没来过,便问慧中要往何处去。慧中笑而不答,只管牵着四海朝前走。出了林荫小道,前面豁然开朗,一座碧山出现在眼前。原来这座山较小,被庄外高大稠密的香樟遮挡,以前竟然没发现。

    “这下看到山了,往后没那么多乡愁了吧?”慧中笑道。

    “此心安处是吾乡。有慧中相伴,此处不就是我的家么?”四海道。慧中微笑不语,与四海牵手往山边走去。

    走至近前,四海发现山上是青一色的茶树——原来是一座茶山。每一株茶树都被修剪得圆圆的,像一个个翠绿的大蘑菇,而山丘被茶树覆盖,整体上也像一个巨型的绿蘑菇,一条笔直的小径从山脚到山头,将这个巨型蘑菇切成两半。二人沿着小径迤逦而上,一忽儿便到了山顶。此时已是二月初春,恰逢今日天气晴朗,碧空万里,四海在山顶上放眼望去,只见前方还有无数座小山一字儿排开,至远处便连在一起,形成一条山脊,向西南方向延绵而去。此处是大别山余脉,四海曾多次策马在山间穿行,却并未从这个视角观察过它。有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今日美人在侧,再看此山,顿觉峰含情谷含笑,端的美不胜收。

    此时四海在前,牵着慧中,翻过一座又一座小山。慧中一双天足,爬起山来毫不费力,下山时,偶尔会挣脱四海的手,像一头轻盈的小鹿飘然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