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20)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生了这么多事,怪不得未再见那位少年恣意谈笑的模样,直呼“可惜,可惜”,不免有些心疼起来。同时,他也知道了长孙安世被斩的消息,也得知其弟李客师与妻子长孙荃蕙只来长安为兄长收敛祭拜后就火速离去。长孙荃蕙为长孙安世之胞妹,李靖早早给他们夫妻二人去信,要他们勿轻举妄动,莫轻易单独与□□走得过密。李靖很高兴他们夫妻能遵从他的劝告。至于长孙安世,李靖只淡淡道:“他命当如此,惟叹奈何而已。”

    忽而,李靖紧盯着薛收,虽然未说太多,但出于对□□诸人的了解以及对形势的推测,他依然能猜出个大概,开门见山问:“形势如此,只怕秦王也必定想出了应对之策吧?伯褒今日来约我,也不单是叙旧那么简单吧?我想我大概能猜出一二了。”

    薛收并不答话,反问起李靖来:“伯褒记得兄长还在府内时曾说过,今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得遇英主,建功立业求取富贵,只是不知兄长心目中的英主可曾找到?”

    李靖想了一下:“尚未明朗。陛下偏信后妃而黜功臣,太子表面仁厚心却不够宽,秦王暴烈冲动失于沉稳,眼下来看皆非李靖心目中之英主。不过,念在过往交情,今夜,我权当你从未来过,更不会跟任何人提及。”

    “如此,多谢!”话点到为止便可,说的太多索然无味。但是,薛收走后,李靖推开门来到院中,望着无边月色,不自觉陷入沉思,想起那日自己上刑场的情景。

    那时,李渊刚攻进长安,不满他去江都告发李渊父子的谋叛之举,一气之下就把李靖绑了推上刑场。其实彼时他已年近五旬,可仍一事无成,念及人事无常便心灰意冷,故而李渊来抓捕他时他放弃了反抗,他想兴许死亡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然而,就在他跪在刑场的时候,他突然想起自己的满腹韬略,一股冲动和不甘刹那涌起,不愿就此碌碌无为入黄泉,但奈何他已被绑的严严实实,逃脱无望,情急之下便大声疾呼:“唐公起义本为天下,现在大业未成怎么能因私人恩怨而杀壮士呢?”

    不成想他这句话恰好被李世民听见,终于赶在屠刀即将落下时飞入刑场把他救了出来。在李世民的苦苦哀求下,李渊才答应释放了他,但不愿再见他也不愿用他,只有李世民当他是奇才,召他入幕府。他不知是不是李客师以姻亲之故求助的缘故,但无论如何他与李世民数次交谈之后,二人皆惊叹对方军事之才,便互相引为知己。李靖想,纵然此生无建功立业之机会,能在有生之年得逢知己也算无憾。

    往事历历在目,可现在朝廷纷争暗流涌动,稍微错一步便万劫不复,不得不慎重以对。李靖哀叹一声,自言自语道:“见机行事吧。”

    其后几天,李靖闭门谢客,李世民自未派人来打扰,李建成倒是来了几次,可李靖也都是虚与委蛇,既不刻意亲近也不刻意疏离,李建成不得不心道:这李靖果然老到,不是一个好争取的人物。李建成虽有些不快,但也凭空有些庆幸,他猜测,像李靖这般谨小慎微又处事圆滑的,即便在李世民府上住了那么久,也未必就一定投了诚。

    “士及啊,最近有没有什么新鲜事,这世民和李靖他们,嗯?”甘露殿内,李渊问宇文士及。

    宇文士及依然是先行了奉承了一番,虽然每次话都差不多,但李渊始终没一次听烦的。李渊摆摆手赶紧让他说正事,宇文士及才惊奇道:“陛下,说起这个,臣实在是奇怪的很哪,您看,以前李县公在府内的时候,秦王和他几乎每天都必得谈上一次,关系亲密的就像一个人,可现在他们就像是陌路人似的,上次李县公亲自把王妃的舅舅送回府,二人说着说着还差点打了起来,幸好李县公脾气好,没出什么大事,不过以后再未登过□□的大门。”

    “哦?居然还有这事?”李渊颇为意外,“哼,他这是在发酸呢,以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