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19)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巧的是,大家看单雄信未出战,虽不知其因,但都纷纷松了一口气。只要单雄信没在,就没人能伤的了李世民。于是都不禁放松了警惕,全心贯注地对付自己身边的敌军,慢慢距离李世民都越来越远。

    因此,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王世充得以成功地把李世民单独围困在谷水、洛水交汇处的长堤下,重重包围之下,李世民身边的人越来越少。但李世民不以为意,他经历的险局不知有多少,早就练就了一副钢铁心肠。只见他纵马长跃,一会儿长槊连击,一会儿数箭齐发,总能将来犯之敌给强行逼退。

    然而,英雄百战,终有一失。李世民的战马不小心被敌军冷箭射中,马肚上、马腿上都中了几箭,李世民猝不及防从马上滚下来,郑军立即围将过来,李世民抓过郑军刺过来的长槊,以其为支点,用力一跃,重新站了起来,与郑军厮杀开来,但慢慢已渐至下风。

    千钧一发之际,身边的丘行恭赶来把郑军逼退,并快速把自己的战马让于李世民。李世民一跨上战马,雄风重现,百箭齐发,箭箭皆中,恰好给他与丘行恭二人打出了一个安全地带。丘行恭借此机会,亲手把李世民战马身上中的箭悉数拔出,奇怪的是,那马似乎知道形势危急似的,竟任由丘行恭强拔而始终不发一声哀鸣,而且,在箭拔出之后,那马竟奇迹般的站了起来,丘行恭赶紧跃身上马,和李世民一起杀出一条血路,成功返回唐军大营。

    而当他们返回时,当丘行恭从马上跳下那一刻,那马竟四蹄酥软,先是趴在地上,继而侧躺,叫了两声便再也没了声音。“这一路,它原来是靠着一口气强行硬撑了下来的!”李世民双膝跪在马前,强忍热泪,举起手慢慢把马的眼睛合上。很多年以后,李世民弥留之际仍清晰地记着这一刻,特意将丘行恭为马拔箭的画面做成了石刻,与他永久相伴。

    不过现在李世民想的是如何击败王世充。他重新换了一匹战马,与丘行恭重又杀回战阵。而王世充,见又让李世民逃脱,不禁恼羞成怒,不顾众将劝阻,命洛阳将士倾巢而出孤注一掷:“李世民,好哇,算你命大!老子也不忍了,不就是打吗?横竖是一死,今天就和你决一死战,我就不信你能永远那么好运气!”

    与此同时,李世民也增派了兵力,于是双方又杀得昏天暗地,一直从早晨打到正午,王世充终于支撑不住,不得不一步一步退却,李世民乘胜追击,势头越来越猛。王世充不敢再战,立刻带着幸存的兵马快速撤回洛阳城内。一撤回来王世充就瘫软在龙床上,悲泣不已,他已经没有了再和李世民叫板的信心和实力,可仍不愿相信自己只剩下投降一途。

    “陛下,洛阳形势危急,已失去自保之力,臣以为我们不妨向夏王求援,届时我们与夏王合力夹击唐军,兴许会峰回路转。”

    说这话的是长孙安世,他现在想的仍是如何帮王世充守住洛阳。天下四分五裂,敌友瞬息万变,夏王,即窦建德,不管以前郑、夏之间有多少过节多少恩怨,但面对强敌定会化干戈为玉帛。当年曹操南下,刘备不也与孙权联盟而战胜了曹军吗,长孙安世相信历史会重演,窦建德一定会答应来援。

    王世充本不信窦建德会不计前嫌,但眼下已无计可施,这是唯一的一线生机,万般无奈下答应了长孙安世,并令其前往游说窦建德。“朕之安危,洛阳之存亡,全赖卿等了!”长孙安世离开之前王世充对他如是说,几乎是声泪俱下,长孙安世立即发誓称定不辱使命。因李世民已将洛阳重重围困,长孙安世只有与几位同行之人一起乔装成商人,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终于成功走出唐军包围圈,径直向河北进发。

    夏王宫中,窦建德正与众臣商议救郑一事。中书舍人刘彬认为,这些年唐军势头越来越盛,若不去救郑,唐军灭郑后下一个目标必是夏,由此观之,救要比不救好,而且,郑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