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6/11)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我也这么认为,父亲和大哥一向最疼我了!”李世民灿然一笑,心中阴霾尽散。

    可当李世民回到府中,刚下马就被房玄龄给拦下了,于是二人一起来到房玄龄在□□的客房。

    “大王,臣听闻,您今日在早朝上特地为文静与陛下争辩?”

    “那倒没有,就是说了些该说的话。怎么,有问题?”李世民不解地问。

    “大王。”房玄龄问,“玄龄不知大王是想救文静呢,还是想让文静快点儿上断头台呢?”

    李世民一惊,不假思索道:“废话,我当然是要救文静了!不然我这么费劲干嘛!”

    “臣也相信大王是为救人。可是大王有没有想过,您这么公开庇护,或许只会让文静死得更快!”

    房玄龄此言一出,李世民既惊又疑,但救人心切,也只好耐着性子问:“你这话什么意思?怎么可能?”

    “大王。”房玄龄这才开始分析,“大王平了薛举、薛仁杲,收附关中,军中威望渐盛。古来帝王最忌臣下功高震主,大王与陛下虽是父子却也是君臣。现在文静的案子一出,且不是其谋反是不是属实,单就他开国功臣的身份就足以让陛下忌之,何况文静又是个不懂谨言慎行的,更是一连得罪了不少人。现在大王所处的境况几乎与文静无异,若大王执意进言,只怕只会让陛下认为大王与文静暗中结党,一旦陛下对大王起了猜忌之心,那大王的处境只怕……轻则失爵,重则灭身。”

    “说完了?无稽之谈!”李世民初时还认真听着,可到后来就越来越心不在焉,“父子终究是父子,父亲怎么会猜忌我。是,他今天在朝堂上是骂了我,可那也许是他正心情不好找我出气呢?你也说了,文静脾气不好,得罪了很多人,如果我都不帮他,那他还能指望谁?于私,我们是友,于公,他是有功之臣,这个人,我说什么都得救,决不能坐视旁观!”

    “大王,主审这个案子的不是只有裴寂,还有萧瑀。大王应该比臣更了解,萧瑀是大王的表姑父,他秉性纯良,嫉恶如仇,是绝不会坐视裴寂搬弄是非。而他又深得陛下信赖,他的一句抵得过旁人十句。只要大王装作不管不问,陛下就不会起疑心,这样大王和文静都可暂保万全,再由萧瑀去争,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也未可知。”

    几乎与此同时,萧瑀、裴寂正在两仪殿与李渊争辩,一个称刘文静无罪,理应释放,一个称其罪属实,理应斩首,二人你来我往,直争得面红耳赤。李渊伏案叹气,听得头昏脑涨,但眼前的这两位都是他极为倚重和信赖的人,可以说都是他的心腹,无论是从公还是从私他都不愿折了谁的面子,但在内心深处却悄悄向裴寂偏了一点点。

    裴寂见一时争执不下,生怕夜长梦多,便咬咬牙,使出了杀手锏,道:“陛下,微臣还有密事相奏。据刘文静小妾揭发,刘文静还曾经力劝秦王夺嫡,取太子而代之!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如此罔顾皇恩之人岂可言赦!”

    “什么?”不仅李渊震惊,萧瑀也惊出了一身冷汗,暗骂刘文静真是不省事,现在倒好,自己身陷囹圄不说,还硬让他来背这个审查不明、故意栽赃的罪名。

    “此言可真?老实说来,半个字也别掖着!”李渊逼问裴寂。

    裴寂心中暗喜,知刘文静已必死无疑:“禀陛下,千真万确。因为秦王不听他进言,骂了他几句,结果刘文静就心怀愤懑,借酒消愁,无意间泄露给了原告。待其谋反案发之后,臣日夜审讯,不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这才从原告口中理出了这件事。之前刘文静犯罪被贬,后来因跟随秦王征战立功而恢复官位,为报恩费心为秦王谋划也在情理之中,好在秦王一片忠心,未听他调拨。”

    “这我怎么不知道?怎么原告什么消息都跟你说?你们的关系还真是匪浅啊!”萧瑀恶狠狠地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