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5/7)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再选一千又进一步作为他的亲卫队,暂由孤神庆协助管制。层层选拔,层层递进,精中选精,优中选优。

    此外,他还大刀阔斧地整肃了一下军纪。他记得诸葛孔明曾说过,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即便主帅无才也可取胜,而一支未加训练的军队,即便主帅才略绝世也一样会败。他虽然觉得这个说法未免有些偏颇,但上次一战中他就是未能管束住部下,导致其擅作主张,最终大败。经验在前岂可不借鉴?因此,他这次尤为注重树威立信,要求军中必得上下如一,军令一出谁都不可违抗。上次的错误他决不允许再次发生。

    就这样又过了一月有余,武德元年□□月间,薛仁杲率军来攻,包围泾州,唐军守将刘感逐渐力不从心,又逢粮草殆尽,只能斩马令将士们分食之,泾州几次濒临陷落。军情传到长安,李世民自度训练有日已小有成就,故主动上书请战,这正合李渊之意,立刻准奏。

    大军浩浩荡荡直至高墌、泾州一带。未及歇脚,便有军情呈报。原来,泾州虽形势几危但仍苦苦坚持,不曾有投降之意,薛仁杲等不及,就派手下诈降,谎称欲献高墌城。刘感不疑有他,亲自带兵来到高墌城下,却正中薛仁杲之计,失手被俘。

    薛仁杲大喜过望,就押解刘感赶至泾州城下,命其向城内喊话诱降。熟料,本已答应了的刘感突然变卦,反向城内喊话,说是朝廷大军将至,让大家死守。薛仁杲恼羞成怒,将刘感现场活埋,只留下上半身,薛仁杲骑马数箭射之,直至刘感断气。城内将士个个热泪盈眶,发誓死守。

    当随军将士请旨出战,皆云我军正哀卑激愤,定能一鼓作气时,李世民断然拒绝,他道:“不可胜在己,可胜在彼。敌方无隙可乘时,我方只有守好自己咽喉,静待时机。况我军连遭败阵,士气低落,不可以战。”遂特令全军安营不出,敢言战者立斩不赦。

    “古来行军,最重令出必行。陛下既命我为主帅,那一切号令自然当以我为尊。诸位都是在沙场上拼杀过来的,理应懂得我的意思。古时孙武奉命以兵法试妇人时,曾现场斩杀王姬立威。诸位都是朝廷栋梁,我实不忍如孙武般拿诸位开刀,但若当真违了军令,情不得已,世民也不怕做个恶人,还望诸位好自为之。”李世民虽然是面向众将,可眼角余光却是望着刘文静。这次出征,他特地向李渊请旨让刘文静等随行,以给他们个立功的机会,弥补上次之过。

    刘文静自然明白李世民的用意,这次打死他也不敢自作主张了,忙拱手相拜,立誓唯军命是从。其他诸将也立即随声附和。

    如此,两军相持了一些时日,李世民依然按兵不动,他知道,比的就是定力。直到进入十一月,天气陡然多了几分寒气,对峙之势也慢慢发生了变化,似乎每个人都预感到了战事即将到来。

    再说薛仁杲,他平日里待人苛暴,离心之人日益增多。终于有一天,粮草将尽之时,几位将领私下串联,拍手即合,陆续自行率部下向李世民缴械投降。

    “薛仁杲最喜欢诈降,这次会不会也是?”柴绍、孤神庆以及其他几位将领一起担忧道。

    “无妨。”李世民自信道,“真也好,假也罢,正好送来一个可乘之机。”

    语毕,李世民爽快接受了敌将的投降,并对他们晓之以义,厚礼待之,却暗中派人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同时,把这几位将领来降的消息广而告之,薛仁杲方面的将士一听到这消息,蠢蠢欲动者有之,无动于衷者亦有之。这些情况传到李世民的耳朵里,他预感到时机成熟,于是命令全军整装,连下了两条命令:

    其一,命令左军于浅水原扎营,诱敌来战,但只准防守不许迎战。其二,右军先列好阵,暂且按兵不动,做好迎战准备。而他自己,则亲率中军作为策应。

    当晚,左军便于浅水原安营扎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