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直晓总算是惊魂甫定了,真要是做了什么出格的事,别说孝满后参加科举,就是人头保住都是问题。
铁柱儿却是没有想这么多,得到粮食,他很是高兴,吐沫横飞的向李浩然说道:“大人,其实我通河镇本靠近宏风,确属北永治下,所以北永大部分地方都没有受灾,我们却与宏风一样,遭受了水灾,良田全部被毁,房屋被淹,家里的粮食也被泡的不能吃了。
郑老爷家里由于地势较高,未受多大的损失,但见大家无助,便放粮赈济大家,不过由于粮食有限,很快就光了。我们打听到其实大名府拨下了救济粮的,却被知县李老爷高价贩卖到了大人的宏风县,我们去理论,却被打了出来,我们本想告到上面,但是却听人说大名府同知是李老爷的连襟,最后我们只得出此下策,冲撞了大人,还望大人无怪!”
李浩然见铁柱儿虽是粗鲁,说话却极有条理,便问道:“那你们是如何得知今日会有粮队路过呢?”
“嘿嘿大人,其实草民早在大人未到平州时便已得知大人的行踪了!”铁柱儿不好意思的笑道。
“哦?”李浩然很吃惊。
“大人无怪,我等这些天派出了不少腿脚快的人四处探听有无粮队通过,因为宏风附近受灾,必有不少商人前来趁机倒卖粮食,不想却碰到了大人,嘿嘿”
李浩然却对铁柱儿佩服起来,这是一个当将军的好苗子啊,不过他还是问了一句:“这些是你想到的,还是”说着还看了郑直晓一眼。
“不怕大人笑话,郑老爷是童生呢要不是前年郑老爷子去世,现在怕是已经中举了,怎会和我们这些泥腿子搅和呢,郑老爷还算是我们硬拉来的呢,这些主意都是俺想的,郑老爷俺们只是让他到时候出面就成,嘿嘿”铁柱儿更加不好意思起来。
李浩然对铁柱儿越发欣赏起来,他需要铁柱儿为他办些事,不过还是要等了解了宏风的具体情况再说。
当下他便问道:“铁柱儿,我看你身体强壮,却也透着斯文”
不等李浩然说完,周围的人便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大人有所不知,铁柱儿的爹本是秀才从小就希望他能参加科举,不想铁柱儿却独喜欢舞刀弄枪”听了半天,李浩然搞明白了原委,便立即问道:“郑先生,铁柱儿,你们二人可愿追随本官左右?”
铁柱儿虽然透着机灵,却比较直,一听,便说道:“大人是俺一家老小的活命恩人,大人但有吩咐,万死不辞!”说罢又要跪下,李浩然急忙把他扶了起来,又转头看向郑直晓。
郑直晓心里却在急速盘算着,这位老爷如此年轻,怕是以后前途无限,只是为何又到了宏风这个刚刚遭受灾难的县呢。
“我干爹是新科进士,还做过庶吉士,此次到任宏风,是我家老爷主动要求来的,看上你们二人是你们的造化!”仿佛看穿了郑直晓的心思,李浩然收养的孩子中最机灵的李肖笛说道,这些孩子大多无依无靠,收养后李浩然便按照此时的规矩让让他们跟自己姓李,这段时间孩子们都学到了不少东西,说起话来也极有条理,这个年龄最大的李肖笛更是如此。
郑直晓一听,知道这是一个太好的机会了,不管如何,这庶吉士那可是了不得的啊,此时不跟紧,以后便没有机会了,于是再不犹豫,纳头便拜,道:“大人在上,学生有礼了。”
如果有胡须,李浩然便会捋着胡子笑盈盈的道免礼了,只是现在他还太过年轻了自然不可拿大,当下扶起郑直晓,道:“本官来时匆匆,未带有师爷,如果愿意,郑先生便做我的师爷可好?”
郑直晓那会嫌弃,于是急急说道:“蒙大人不弃,学生自当全力以赴,以报大人知遇之恩!”
收下二人,安排好粮食让百姓各自带回,李浩然一行再次出发,前往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