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十一回 醉翁之意不在酒 一山更比一山高



    



    武昌城内歌舞升平,到处都是欢快的叫卖声,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到处都有耍把事卖艺的,不时引来阵阵喝彩。



    王敦坐镇武昌以来,境内已经太平好几年了,附近一片生机勃勃,流寇盗贼都不见了踪影。在这乱世之中,片刻的安宁也显得格外珍贵,人们又有心思过年了,而且一年比一年热闹。



    王敦在自己府中大宴众将,都是一帮粗人没什么规矩,因此吃喝的很痛快。王敦还请了一群舞女前来助兴,但一帮大老粗光看着不过瘾,直接你一个我一个揽到怀里,陪着自己喝起酒来。王敦见状毫不介意,带着诸将一起相互起哄,气氛一浪高过一浪,不时传来一阵大笑。



    眼看时机差不多了,王敦站起身来,端着酒杯绕过桌案,来到堂中。诸将见状,相互提醒着,一个个也都端着酒杯站了起来。



    王敦面庞微红,举着酒杯环视一周,笑着说道,“诸位,今天是个好日子,这些年来你们跟着我出生入死,没少吃苦受罪,我王敦能有今天,全靠诸位捧场,我敬大家一杯!”说完一饮而尽。



    众将齐声呼道,“谢大将军!”也都一口干了。



    喝完这杯酒,王敦忽然皱起了眉头,深叹口气说道,“虽然跟大家在一块很快活,但我这心里还憋着一件事,不把它办了就不踏实。”



    王敦帐下大将魏z闻言说道,“什么人敢惹大将军发愁?您只要一句话,弟兄们立马把他剁了!”“对!对!”其他将校借着酒劲,跟着一起起哄。



    王敦微笑着止住众人,说道,“如今境内太平,何需打打杀杀。我挂念的是咱们手下的那些兄弟,这些年来征战不断,好多人可是很久没回家了。那些成了家的没工夫要孩子,年轻的也没机会成亲,一想到这些事,我心里惭愧呀!”



    王敦定了定神,接着说道,“现在境内太平,又没什么大的战事,我思前想后,决定开始屯田,让将士们都有地种。再把大家的家眷都接过来,给大家分田!分房!找媳妇!”



    众将都是一愣,继而欢呼起来,大赞王敦仁厚。将校们都能把家室带在身边,但那些兵卒可做不到,虽然这几年战事少,能安排一些人回家探望探望,但还是杯水车薪。这些将校好多都是从底层一刀一枪拼过来的,对兵卒们的苦衷感同身受,因此无不欢欣鼓舞。



    不过也有些人疑惑不解,想不通王敦这是要干什么,钱凤见机慌慌张张的跑了上来,拉着王敦的袖子说道,“使不得呀大将军!此例一开,立马就会军纪涣散呀!若是遇到突发情况,那可如何应对!?”



    王敦一把将钱凤搡到一边,气呼呼的说道,“这我岂能不知!但为了弟兄们的将来着想,这点风险值!快拿笔墨来,我这就要上书!”话音刚落,就有下人将笔墨捧了上来。



    王敦大笔一挥,“唰唰唰”一气呵成,拿起自己的大印往上面一盖,就令人收走,交给信使发往建康。消息传出后,王敦手下诸军一片欢腾,士气大振!



    司马睿接到王敦的表书后,横竖看不明白,想不通王敦为何要屯田,难道他缺粮食?不像呀,总觉得蹊跷。于是司马睿将表书转给刘隗,请他分析分析,看该如何应对。司马睿藏不住心事,又找了几个近臣商量了商量,也没有结果。



    几天后,刘隗的回信到了,司马睿看后恍然大悟。刘隗在信中建议司马睿不要答应王敦,在他看来,王敦的目的根本不是要屯田,而是要以此为名,把手下将士的家眷都接过去。刘隗起初也很疑惑,一字一句的分析,直到看到接家眷这句,才如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