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方醒。



    司马睿刚到江东时,王敦还是扬州刺史,后来王敦接任江州刺史,才把扬州让给了王导。不过王敦去江州上任时,从扬州带走了不少兵马,后来他统领大军征战荆湘,又从扬州征了不少兵,因此他手下扬州兵很多。



    此次王敦要接的家眷,主要都住在扬州,因此刘隗认为王敦目的根本不是什么屯田,而是要安抚众心,让手下踏踏实实的跟他造反。



    刘隗在信中说,王敦早有不臣之心,手下的忠义之士多心怀不满,因此军心一直不稳,这次举动就是为了鼓舞士气;再者将家眷从扬州接走,也免得将来造反时投鼠忌器。



    刘隗据此警告司马睿,说王敦将家眷接走之时,就是他造反之日。因此不但不能答应王敦的请求,还要将这些家属小心盯好,防止他们暗中逃走;再用当年陆逊破关羽的方法,利用家眷瓦解军心,那时王敦不战自乱,只能束手就擒。



    司马睿看完刘隗的信后,十分满意,再想起王敦,心中不免又恨了几分。然后叫人拿来笔墨,构思起来,想想这回绝的诏书该怎么写。正在这时,太子司马绍突然求见,司马睿停下手中的事,召他进来。



    不一会儿,司马绍神色匆匆的进来了,身边还带着温峤。司马睿对温峤印象一直不错,看清二人之后,便笑着说道,“你们来的正好,前些天王敦上表说要屯田,朕正准备下诏回绝此事,你们帮朕想想,这诏书该怎么写?”司马睿有意给太子一个历练的机会。



    司马绍闻言,嘴角微微一咧,说道,“父皇,儿臣带太真前来为的就是此事,对于王敦的要求,可千万不能一口回绝呀!”



    “哦?何出此言?”司马睿疑惑地反问道,拿出了刘隗的回信,递给司马绍,又问道,“你俩看看,这是刘爱卿的分析,朕感觉字字在理,若是不回绝,岂不正中王敦下怀?”



    司马绍捧着信,和温峤一起草草看过,之后两人默契的对视了一眼,然后司马绍说道,“刘大人分析的很对,王敦确实是在为谋反做准备,也确实是想借屯田的事振奋士气,但这事并不这么简单,还是让太真为父皇解释吧!”之前的经历让司马绍颇感无奈,生怕自己没法把司马睿彻底说通,于是这次直接带着温峤过来了。



    司马绍说完向温峤递了一个眼神,温峤上前一步深施一礼,然后说道,“陛下,王敦此计十分歹毒。朝廷若是答应此事,王敦的部下只会领他的情;可要是不答应,他的部下可就要埋怨到朝廷头上了!相比较而言,答应此事,则王敦获利;可要是不答应,王敦非借机起兵不可。”



    温峤的话似乎很有道理,司马睿听得很认真,但对这结论还有点迷惑,询问道,“刘爱卿说答应此事王敦必反,你却说不答应此事王敦才反,朕有点糊涂了,你给朕理清楚。”



    温峤回答道,“陛下试想,那些将士的辛苦并非虚言,王敦允诺给他们分田安家,他们能不感恩戴德吗?臣料他王敦早就放出风去了,数万将士肯定士气大振,正眼巴巴的等着朝廷批复呢。



    若朝廷一口回绝,将士们失望之情可想而知,一定会怨声四起。此刻王敦借着这股怨气,再随便找个名号发兵造反,麾下将士岂不人人踊跃?因此答应此事,王敦是否会反还在两可之间,可要是拒绝此事,王敦必然会借机大造声势,起兵造反!”



    温峤话中提到了怨气,听的司马睿凛然一惊,他想起了之前郭璞上表的事。郭璞说世间涌动着一股怨气,不除则危及社稷,当时猜想是刑罚过重的缘故,司马睿因此才急忙忙改元大赦。可现在看来,莫非王敦那才是这股怨气的源头?



    司马睿有些紧张,探着身子向温峤问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