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p>

    “乐为驱使。”王彬笑着答道。



    建康的宫殿最近终于完工,虽简朴却高大,尽显皇家威严,兄弟二人在宫外颇等了一会才被召进去。王导贵为三公,有专门的车舆,二人乘车入宫,直到大殿外。王彬腿脚早年受过伤,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爬上大殿颇为吃力。



    入到殿中,司马睿高坐龙椅之上,王导依礼拜倒在地。王彬也准备跪拜,司马睿却高声说道,“世儒腿脚有疾,可免虚礼。来人,赐座。”



    下人搬来凳子,王彬却并没有受座,而是坚持跪下说道,“兄长尚未起身,彬安敢独坐。”



    司马睿微微一愣,看了看俯身在地的王导,回忆起了早年兄弟同席作乐的情景,略感惭愧,忙唤人道,“来人,给茂弘赐座。”



    两人坐下后,司马睿问道,“茂弘和世儒前来有何要事?”



    王导起身答道,“ jiāng太守王含在其境内为非作歹,弄得士庶皆怨,臣身位扬州刺史,却念及手足私情,未能及时查处,罪无可恕。愿陛下查办王含之后,削免臣的官爵,以警世天下。只是王含与臣同出一门,望陛下看在臣往日功劳的份上,能赦免其牢狱之灾。”王导说完伏地不起。



    司马睿慢慢起身,走过来扶起王导,说道,“你与朕情同手足,何须如此大礼,只是处弘之罪不罚不足以平民愤,朕身为帝王也身不由己呀。”



    王彬听司马睿以表字称呼王含,显得甚是亲切,意识到王含并无大碍,于是说道,“陛下仁厚,定然不会重责处弘,只是近来处仲颇有杵逆之言,还请陛下宽心。”



    “处仲?”司马睿闻言脸色一变,继而说道,“他上书之事你们也知道了,甚为傲慢,朕岂能由他不敬?”



    王彬答道,“处仲好慕虚名,自视甚高,连茂弘在他眼中都非济世之才,几句妄语,陛下又何必与他计较。王澄言语不敬而处仲杀之,结果天下嗟叹,士庶离心。陛下仁厚,四海拥立,何须因一言之怨而步处仲后尘?”天下名士不愿与王敦为伍,就是从他杀王澄开始的。



    司马睿也知道王敦帐下人心不稳,特别是那些名望高洁之士,大多弃他而去,王彬说到了他心坎上,他可不想落到那种境地。



    王彬接着说道,“过江之初,吴人不附,然陛下受命于天,得我王氏兄弟以供驱使,我随家兄弃郡来投,虽说是天意,但还不是看在陛下对王氏手足情深?处仲言语肆意,是因为在他眼中,陛下不仅是他的君王,更是他的兄弟呀!”王彬的哥哥王廙当年是濮阳太守,弃郡来江东投靠,曾让司马睿十分感动。



    王彬的话勾起了司马睿的回忆,当年身为琅琊王的他初到江东,吴地名士无人理睬,王导甚是忧虑。恰逢上巳节,王导和王敦商量之后,安排司马睿盛装出游,两人恭敬地跟在左右,吴人见状大惊,当时王氏兄弟已颇有声望,能得他二人辅佐岂是凡人?



    于是江东名士纷纷前来拜见,司马睿自此打开局面,风靡吴会,百姓归心。司马睿当时非常感激,“管鲍之交”的话就是那时说的。管仲早年清贫,常受鲍叔牙接济,司马睿是在以管仲自比,表示不忘王氏辅佐之情。



    想起往事,司马睿大为惭愧,牵着王导二人的手同席而坐,聊起了过往之事。而后司马睿又设宴,与二人把酒言欢,王导很久没有这样高兴过了,不知不觉就喝多了。



    送走二人后,司马睿又将王敦的表书拿了出来,当年那轻狂不正经的形象又浮现在眼前,重读一遍表书,司马睿才发觉,自己这兄弟说话也没那么刺耳。



    



    《晋书何充传》:“敦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