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周遭陷入完全的沉寂。叶明瞅着西边山峰上滚圆的落日,又望了望远处军营高处尚未被风吹散的烟霭,不禁轻声叹了口气。

    此时,河流上游,一个高大且略微佝偻的身影,正临河站着。这人着一身绛色外衣,上衣下裳。衣上绘有日c月c星辰c龙c山c华虫,裳上绣着宗彝c藻c火c粉米c黼c黻。上下总计十二章,显是原帝王所着之服。衣裳之下,却又穿了套窄袖左衽的鲜卑服。这人,正是魏国的当国皇帝,拓跋嗣。此时,拓跋嗣正倒背着,望着眼前缓缓流淌的河水发呆。在他背后两丈的地方,站着个长袖宽裳,褒衣博带的黑衣儒生。这儒生似是怕沾染了风寒般,头上裹着块极为长大的葛布巾,几乎将整个后脑和额前的半边脸都盖住。此刻,他正袖着,低头站着。

    良久,河畔之人叹了口气,沉声道:“崔大夫,可有司空大人的消息吗?”那儒生道:“回禀陛下,司空大人用兵入神,而今身在征讨途,想是无暇传话。”拓跋嗣闻言,冷哼一声,缓缓转过身来,道:“司徒c司空c平北将军,可是都厉害得很呐!人都言‘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他几人纵然在朝,又岂肯轻易受朕节制?”那儒生道:“拔拔大人c达奚大人,都是部落首领之后。这部落遗风,要改,一时半刻间,倒也难了。”

    拓跋嗣道:“前朝道武皇帝离散部落,于今已有二十余年了。偏偏他们部落之人,只受他们之前的首领节制。朕自幼熟读汉典,知道这部下尾大不掉的弊端。饶是如此,却又对他们无可奈何。”说罢,剧烈地咳嗽一阵,叹了口气,道:“前几年,朕见日蚀于胃昂,尽光于赵带之分野之际。朕便知道,这身体无论如何也撑不了几年了。所以,朕方下诏令太子监国。只是,可怜了焘儿,不知他日后能否镇得住这些飞扬跋扈的部落遗民。”

    那儒生听到此处,面色一沉,道:“陛下方而立之年,富于春秋,偶感玉体欠安,也算不得什么。臣识得一道家高人,擅服食养性之术,曾传臣《神录图心经》,陛下若修习此术,定能好转。”拓跋嗣又咳了几声,道:“拓跋一族,向来早慧早衰,朕一十六岁,焘儿便出生了。朕家先人,十一二岁生子,也算常事。道武皇帝生朕时,二十一岁,便算是晚有子了。这些,崔大夫该是知道的。至于服食养性的道术,还是待以后传给焘儿罢!朕,是来不及了!”说罢,又剧烈地咳嗽起来。

    那儒生微微抬头,望着拓跋嗣业已斑白的两鬓,道:“陛下,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拓跋嗣闻言,惨然一笑,道:“崔大夫,若是连句话都不敢说,朕岂敢将焘儿托付于你?”那儒生道:“陛下往后,还是少近妃嫔为妙。如此,方是延年益寿之道。”拓跋嗣皱眉,道:“后宫之事,崔大夫还是休要再提了。朕至于今日,实是天年已近,与此无关。”那儒生道:“陛下”尚未及说完,拓跋嗣大一挥,道:“此事,崔大夫休要再提。”那儒生便又低下头去。

    这时,两个十六岁的婢女走上前来,向拓跋嗣道:“李贵嫔和杜贵嫔差奴婢前来,教奴婢劝皇上及早休息。”拓跋嗣打量了两个婢女几眼,捋了捋稀疏的胡子,缓步向毡帐走去。走出两步,回头向那儒生道:“崔大夫,传太医给朕配两服丸药,在戌时送来!”说话间,便走远了。那儒生望着拓跋嗣枯瘦的背影,缓缓直起身来,长长的叹息一声。

    待拓跋嗣渐渐走远,一个宽袍长袖的老者缓步走到那儒生跟前,皱眉道:“陛下再这么下去,不出半年,恐怕”那儒生沉声道:“可有解救之法?”那人摇头,道:“陛下体质衰弱,又兼嫔妃众多崔大人,眼下,还是多想想如何辅佐太子殿下罢。若陛下不测,少不得一阵血雨腥风。”说罢,也叹了口气,迈开步子,缓缓离开了。

    叶明在河边徘徊,设法打了只野兔。他生火将野兔烤了起来,不一会儿,兔肉的香味便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