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近来忽必烈心情有些郁闷。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他的结发妻子察必前两年去世了,今年他纳了新皇后,名为南必。这新皇后年方十六,青春貌美。按辈分来算的话,察必是新皇后的曾祖姑母,好在蒙古人也不太讲究这些。可忽必烈今年已经六十八了,一个年近七十的老人纳了一房十六岁的新婚妻子,某些方面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忽必烈作为一世雄主,这种事情怎能跟外人说呢?只是他见南必平日里也无事可做,抑郁寡欢,就给南必找了个好差事。忽必烈平日里看奏折,都让她代为批复。南必是名门之后,知书达理,按照忽必烈的意思去执笔批复奏章当然不在话下,他见南必做这差事做得不错,有些小事就干脆让南必自己批复。甚至有些时候他年老了身体不舒服,就让南必面见朝臣传达自己的意思,南必做得也像模像样,忽必烈见娇妻脸上露出笑颜,也觉得老怀大慰。

    可这样下来朝臣们不乐意了,不管蒙古人还是汉人,纷纷上疏说妇人干政是祸乱朝纲的前兆,让忽必烈把南必赶回后宫里去莫要祸害大元江山。君臣争执已有一个多月了,臣子们说的都是正理,但忽必烈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很快就僵持住了。

    就在这时,东南两面的战事都败了,东面十万大军五千条船远渡倭国,再次被飓风吹进海底。南边就更窝囊一些,四十多万大军征伐一个小小的安南居然大败而归!唆都是他一直器重的臣子,也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居然被安南国的一些谣言骗的团团转。谋略不如人吃了亏就算了,自家九皇子脱欢竟然派信使回来偷偷打探“我爹到底死了没,死了我就带大军回来争夺皇位”。这信使联络的大臣是太子真金早已暗中收服的,转头就把九皇子卖给了忽必烈。

    那天忽必烈气的浑身哆嗦,说话都说不出来了。靠着南必苦苦相劝才熄灭了杀心。可臣子们不乐意了,竟然说什么就是因为牝鸡司晨,后宫干政,才导致了接连两次大败。不信?之前元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为什么偏偏南必皇后涉政以后大元就连吃了两次败仗呢?

    忽必烈一把老胳膊老腿,儿子不省心臣子也不听话,一看这奏章气的差点中风。直接就把那几个汉臣和带头的蒙人拖出去砍了头。又派人夺了脱欢的兵权,削了他的王爵,罚他此生不许进入元大都一步。可他知道自己身体每况愈下,近来又有些嗜酒,估计也活不了多少年了。

    而太子真金一向恭谨守礼,政治方面也能看得出有些手段,只是身体不太好。忽必烈怕自己死后国家大乱,还是向这些臣子妥协了。这几天他都在南必的陪同下亲理政务,会见大臣,这才让朝廷重新稳定下来。

    近几年得他赏识的汉臣程文海回来了。他上疏说如今天下已经平定了,光用北方旧臣不利于南方民心,因此建议忽必烈寻访有才能的江南士子,以体现天下太平之意。这事正中忽必烈的心思,朝廷里灭宋功臣们纷纷抱团结成同盟,忽必烈反倒成了孤家寡人,所以他要引入一批新贵与老臣抗衡,这才方便他站在裁判者的角度压服所有人。

    如今程文海回来了。他兴冲冲地来到皇宫,拜见忽必烈。“皇上恭喜啊!臣发现了一个极为出色的年轻人!”忽必烈知道程文海是真的对他忠心,躺在榻上也没起来,只让南必起身拿了个椅子过来。展颜一笑:“钜夫,坐下说话。”程文海又推辞了两遍,还是坐下了。但他刚沾到椅子的边,还没坐稳就兴冲冲地说道:“陛下!臣巡访江南,搜集了士子二十余人,一一考较过,都是心性品德都不错的。但臣回到大都第一天有个故宋的宗室自荐,此乃大才!”

    忽必烈知道程文海是做事比较妥帖的人,如今竟然举荐一个宋朝宗室?一下就引起了忽必烈的兴趣:“哦?宋国宗室?姓赵?”

    程文海答道:“皇上明鉴!此人名为赵孟頫,是故宋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