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陆这张乌鸦嘴还真是一语成谶。
五月的一天早晨,依旧下着雨。陆秀夫一大早就上山砍柴去了。老陆如今身体壮实了不少,平时都是去山上溪水那边挑水的,但最近连着下大雨,他是要上山砍些木头来修补被风雨吹摧残得岌岌可危的木屋。
这时,一队身上没甲,人人带伤的士兵到了村子里,要他们每户出些米粮充做军资。
这事本来跟赵昺关系不大,但是村里人有些麻烦。这些士兵见村里凑不齐米粮,却有不少鱼,本是大喜的。不料其中一个士兵灵机一动:“把这些渔民一起带上船,以后不就多些米粮了吗?”队伍的小头目也觉得他这话有道理,便应允了下来。这下村子可就遭殃了。
说干就干,这些士兵不由分说就拉起壮丁来。他们估摸着这村子里的壮年男子肯定都是打鱼谋生的,也不顾村里妇孺人哀求,挨家挨户砸门进去,有男丁就把刀架脖子上逼着走。结果到了赵昺这一户,陆秀夫却不在家。
赵昺睡眼惺忪中被屋外的哭喊声吵醒,还不知怎么回事呢。那不算很结实的大门突然就被人踹开了。两个士兵冲进来,见屋里只有一个小孩,还楞了一下。随即两人发现屋内有大人穿的衣服,立刻恶狠狠地逼问:“你家大人去哪了?”
事发突然,赵昺也难免惊慌失措,心想着莫非元人进军如此之快,一路打到恩州了?许是这些战败投降元军的汉人士兵过来搜捕了?如果这样的话自己应该很难幸免于难了,但总不能让老陆跟着遭殃。他人眉头一皱,急智顿生。
于是他当时就哭闹了起来:“我爹上个月出海就没回来!我爹一直都没回来!村口老毛头说我爹出远门带好吃的给我!他们是不是骗我了?”他身体幼小,眼泪也是说来就来,唬得那两个士兵一愣。
这时那名叫毛渊的老丈也急匆匆跑进屋里。他已经与这叔侄俩打了两个多月的交道,这小孩子有时会耍些心思,为了多拿两条鱼回家,常与他搭话。他感觉这孩子有时聪明伶俐,有时憨态可掬,长得又极为俊俏,说起俏皮话也是十分逗乐的,经常把他逗得开怀大笑。
眼见这两个士兵冲进屋里,紧接着赵昺就大声哭闹了起来。毛老丈心里急了,一把老骨头竟然不管不顾的就想往房子里面冲。
但靠近门口时他听清了赵昺哭闹中说的话,心想这小孩子真是聪明,肯定是不想让他叔也被牵连进来。
所以他进屋就老泪纵横地搂住赵昺,哭着说:“今儿也瞒不住了!你想哭便哭吧!义儿,你爹死啦!”屋里一老一小当时就哭成一团。赵昺心里暗想:“这老头还真是机灵!知道替我打掩护!嗯戏演的也不错,若有天大宋复辟了可以资助他开个养猪场。”
其中一个士兵脸上显露出不忍的深色,稍稍往后退了一步,另一个士兵却伸出一脚狠狠踹在毛老丈身上,正在专心演戏的两人当时就在地上滚作一团。
这士兵拔出刀来指着他俩:“哭什么哭!老子全家都死光了也没像你们这么哭!“他心中冒出一阵突如其来的烦躁,朝同伴扔下一句”老的小的都带走!“接着就转身出去了。剩下那士兵不敢不听,赶紧连拉带扯的拖着这戏精爷俩往出走。
刚走到屋外拐角,赵昺余光看到那陆秀夫正心急火燎地跑了过来。
”苦也!”这时候也来不起跟陆秀夫对口供了,只能拼命摇头,打眼色示意陆秀夫顺着他的话说。
见又来个人去抓陆秀夫,他忙朝着陆秀夫大喊道:”陈叔!老毛头说我爹已经死啦!”
老陆当时就一愣,心里第一反应竟然是“大行皇帝不都驾崩了好多年了吗?”,随即才反应过来,小官家应该是意有所指。可他是书生出身,如果近期没有被赵昺带坏的话也算一代正人君子,当然学不来毛渊和赵昺那副哭相,只能面色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