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罢了罢了!纪晓岚就纪晓岚吧!来日方长,后会有期!

    史凡径直在侄儿贾兰的书房里找了一个座位坐下,继续翻看起这位来自金陵省河间县的纪大学士编著的《试帖诗选》。纪大学士不仅在本书中收录了试帖诗的精选范本,还以大量的篇幅论述了试帖诗的前世今生。

    原来,试帖诗确切的名字应该是试律诗,而试律诗起源于唐代。有时称省试诗,是因为唐代科举kǎ一 shi由尚书省礼部主持的,有时又称都堂诗,是因为礼部kǎ一 shi场所在尚书省总办公地的都堂。

    帖是指帖经,即用默写填空的办法来考查儒家经义,它和诗是两种不同的kǎ一 shi,将两者联系起来是因为有一种做法叫赎帖诗。当时一些有才气的举子因为无法通过默写经义的考查而被黜落,有的考官便允许他们以诗代替,相当于是一种救赎,于是这种诗被称为赎帖诗。

    唐代诗题不一定有出处,考官可以按自己的意图出题,考生有不清楚的地方也允许提问,称为上请。直到宋仁宗景祐年间,才有了必须在经史中出题,禁止考生上请的规定,后来又将命题的范围扩大到古人的诗句。

    纪大学士在《试帖诗选》上写道:本朝命题,必有出处,或用经c史c子c集,或用前人诗句,考生做诗的时候,必须了解诗题的出处,写出的诗篇,才不致违背题意题情,太祖皇帝时的某科会试,以颜延之诗“天临海镜”句为题,原诗的意思是“人君在上,如天之临,如海之镜”,许多人却误认为月光,只有十六人知道题目的出处,结果这十六人全部极其xg 地被录取了。

    纪大学士在《试帖诗选》上还写道:唐代试律,一般为六韵,四韵c八韵的都很少,本朝乡c会试用五言八韵,童生试用五言六韵,岁考c科考c复试c朝考均用五言八韵。限用之韵,称为官韵。官韵只限一韵,在题旁注明“得某字”。

    试帖诗和律赋不是一回事。试帖诗也叫赋得体,因为题目前面常冠以“赋得”二字。例如“赋得湘灵鼓瑟得‘灵’字”,即是用灵字所属之韵作诗,这个韵也称官韵,多为五言六韵或者八韵排律。六韵就是十二句,八韵则是十六句。因此,试帖诗又叫五言八韵诗,也是一种形式古板c要求严格c不能随意抒发情感而只能歌功颂德c粉饰太平的诗题。

    试帖诗是五言的,共16句,首尾各两句可以不用对偶,其余各联必须对偶,限定以某字为韵,在题目旁须注明“得某字”韵。试帖诗的结构和作法,大致和八股文相同。

    典型的八股文每篇由破题c承题c起讲c入手c起股c出题c中股c后股c束股c收结组成,其中起股c中股c后股c束股这四部分必须使用排比对偶而两两相对的双股行文,共计八股内容。而试帖诗的首联名破题,次联名承题,三联如起股,四c五联如中股,六c七联如后股,结联如束股。

    首联和次联,必须将题目字眼全部点出,如果题字太多,不能全部点出,则将紧要字眼点明,务使题义了然。三联领起,四c五c六c七联或实作正面,或阐发题意,或用开合,或从题外推开,或在本题映切。结联或勒住本题,或放开一步,本题未点之字,也可在此联补点。全章之法,由浅入深,由虚及实,有纵有擒,有宾有主,相题立局,不可凌乱。

    八股式创作博采策c论c诗c赋诸文体之特点,脱化而来,别为一格,不失其为一种文体。再从kǎ一 shi制度来说,因八股文有严格的程式和内容标准,也有利于评分的标准化和客观化。

    纪大学士在《试帖诗选》里又写道:八股文源于唐代试律,今之作八韵试律者,必以八股之法行之。试帖诗结联往往用颂扬语,遇冠冕题甚至有全篇都是颂扬的。颂扬语必须抬写,或单抬c或双抬,都有明确规定。颂扬必须从本题出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