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9)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劳碌中时常享受所得的。」(八15)最后九至十二章是作者的回顾与结论。回顾走过的路,作者说:「我将这一切事放在心上,详细考究,就知道义人和智慧人,并他们的作为,都在神手中,或是爱,或是恨,都在他们的前面,人不能知道」(九1)。他先一一重新考究,再下结论。首先,他告诉我们:「凡临到众人的事,都是一样。」(九2)跟着他说,在享乐中人是找不到至善的,因此不要单为今生劳碌(九3~12)。人的智慧也不能给我们什么帮助(九13~1,虽然智慧总比愚昧好的。他跟着说,就是中庸之道也不是至善(十1~十一,因为人生仍是充满乖悖和不平(十5~7),至终的命运人也是无法逃脱(十一。那么,何为至善?传道者告诉我们一方面要有智慧地运用一生,也可享受劳碌得来的(十一9、10),但更重要的,乃是对神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存心等候他和将来的国度。他说:「少年人哪,你在幼年时当快乐,在幼年的日子,使你的心欢畅,行你心所愿行的,看你眼所爱看的,却要知道,为这一切的事,神必审问你。所以当从心中除掉愁烦,从肉体克去邪恶,因为一生的开端,和幼年之时,都是虚空。」(十一9~10)「你趁着年幼,衰败的日子尚未来到,就是你所说,我毫无喜乐的那些年日未曾临近之先,当记念造你的主……尘土仍归于地,灵仍归于赐灵的神」。(十二1~7)上面引用十一章九节那句「却要知道,为这一切事,神必审问你」是常被误解的。我们以为作者一面鼓励人行乐及时,另一面又恐吓人说神必要审判这种生活。这样解法是断章取义的,因为上下文均没有这个意思,我们若把「却」字译作「而」,意思就较为明朗——「而要知道,为这一切事,神必审问你」。作者这里提到神公义的审判,其意不在恐吓,而是安慰。因为叫今生一切成为捉影捕风的,并不是神为百事安排了道路及结局,而是我们社会上一切之不平、不义,和虚伪,这一切只有在神最后公义的审判,人才知道今日人生各谜团之解释。保罗在罗马书八章二十节不是说,今日万事都伏在虚空下,劳苦叹息,等候得赎的日子吗?当然,审判之另一面也是叫我们在世为人,不要放肆犯罪;但作者之原意绝不是恐吓的,因此作者补上一句:「所以你当从心中除掉愁烦,从肉体克去邪恶。」我们也要注意,传道者叫我们吃喝快乐,跟这世界的纵欲主义不同,这只是一种象征说法,表明人在神丰富供给下,可以安享快乐和满足而已(参耶二十二15)。人在今生若离弃神,那么他在日光下一切之劳碌,不过是虚空的虚空,一切都是捉影捕风,因此作者最后的结局,就是——「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十二但人若能转念及神,知道他必查问,知道今生不过是一过渡,更美的家乡仍在将来,生命就是充实而有意义。且看他的结论——「这些事都已听见了,总意就是敬畏神,谨守他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份。因为人所作的事,连一切隐藏的事,无论是善是恶,神都必审问。」(十二13、14)传道书至善的寻求导言一1~111藉个人经验寻求(一~二)智慧的寻求(一12~18)喜乐的寻求(二1~11)二者的比较(二12~23)第一个小结(二24~26)2藉一般观察寻求(三~五)自然界的预定(三)社会的疾苦与谜团(四)前人的忠诰(五1~17)第二个小结(五18~20)3藉实际德行寻求(六~八)物质不能满足人心(六)中庸不能指出止道(七1~八8)人生满了不平不义(八9~14)第三个小结(八15~17)4回顾及结论(九~十二)邪恶仍在(九1~6)善德亦不外如是(九~十一8〕真正至善:善用善享今生(十一9、10)坚信神,持守他(十二1~7〕总结十二13一14 旧约篇第六十四课传道书之二题示:再把传道书仔细读一遍,并特别留意上一课的分析。「是不是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